逸兴何在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语出《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群体效应是从众心理的一种反映,人们往往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当群体发生一种作为时,群体中的单个基本上会全部介入,这种现象从个体来说是个体从众的心理在发生作用,个体的作为倾向于和周围的人们一样;从整体来说,是群体运作的一种特点,一动全动,一静全静。大家都怀上了一种崇尚,祈望一展雄姿,那就让这种祈望鼓舞彼此直上青天,去取得辉煌的成就。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投入群体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儿时入学,学校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校风,产生一个学校的群体效应;进了一所学校,班级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一个班级有一个班级的班风,产生一个班级的群体效应。踏上社会,进入单位,单位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一个单位有一个单位的风气,也就是这个单位的群体效应。一个群体中同仁彼此都有远大理想,心怀高尚,共思进取,俱怀逸兴壮思飞,作为群体中的成员一份子,也会跃跃欲试,欲上青天揽明月。一个群体中的人们如果大都思秽亲恶,心术不正,投机取巧,同揣浊念邪兴贱,处于这样的群体中的一员,也会随波逐流,盼下污沟捞浊泥。

孟母三迁,无非也就是要让其子能够进入俱怀逸兴壮思飞的群体,现下众多家长择校的无奈,不就是想如孟母般将自己的骨肉送进努力进取好学不倦的群体吗。青年人和成年人其实在自己的社会抉择中同样有一个对工作机构的选择问题,进入社会,确切地说是进入某一个机构,进入某一个机构,更确切地说是进入一个怎样的群体。

作为个体来说,择校选单位有时常常是无可奈何的,蹲在哪一个群体,也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如果攀上了俱怀逸兴壮思飞的群体那当然是绝对的好事,如果下落到同揣浊念邪兴贱的群体,就一定要奋起分道,绝不同流合污。

虽然到头来一切全是空,俱怀逸兴壮思飞,飞了是空;同揣浊念邪兴贱,贱了不也是一个空;不飞不贱,照样是个空。空是绝对的,但是在空还没有显现之前,飞是一实,贱也是一实,不飞不贱同样也是一个实,实过了方才为空。悟空而无为,而此无为乃是对科学的尊崇,无为而为,也即积极地按科学而为,对世间,自然界,宇宙,探求其中的规律,并且运用已知的科学积极而为。

对无为的尊崇、理解和实践是逸兴的真谛,是逸兴的上乘,为而无为,无为而为,揽逸兴的真谛与上乘于怀中,翩翩起舞,插翅高飞,直上九重天,明月在彼,明月在眼前。调适好自我的心态,树立起健全的人格,道德高尚又清纯,行为善良又光灿,逸兴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