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泡沫十年十问
2000年3月10日,美国的科技泡沫达到了顶峰。为了纪念这个影响重大的事件,我们设计了十个有趣的问题,希望能帮助你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当前的中国经济。
一、纳斯达克
代表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2000年3月10日收盘达到了5,048.62点,那么,2010年3月份的今天,它大约在多少点呢?
A、1800 B、2300 C、3000 D、6000
答:2300点。
目前的点位,大约只相当于十年前的54%。纳斯达克指数在1995年只有750点,在5年间涨了570%,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又跌了80%。

目前的点位,大约只相当于十年前的54%。纳斯达克指数在1995年只有750点,在5年间涨了570%,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又跌了80%。
二、科技泡沫的形成
科技泡沫是因哪些因素形成的呢?
A 持续的低利率 B、全球金融失衡
C、互联网的兴起 D、千年虫 E、以上所有
答:E 。低利率和全球的金融失衡为虚假繁荣创造了土壤,互联网的兴起和广阔前景是泡沫的种子。由于担心“千年虫”,企业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进一步助推科技泡沫的膨胀。
三、格林斯潘
在科技泡沫膨胀期间,很多原本不投资的人,在听信了电视媒体的“忽悠”之后,也进入股市买科技股,这种现象被称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为:
A、动物精神 B、非理性繁荣 C、金融民主化 D、科技复兴
答:B。后来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还写了一本同名的书。
四、钱:投向科技泡沫的钱,最主要都去了哪里?
A、互联网公司 B、电信公司 C、电脑软件公司 D、电脑硬件公司
答:B。互联网公司,也就是所谓的"dotcom",花了很多钱,吸引了大量的眼球。不过“烧钱”最多的,是电信板块。光是修建互联网光纤系统,就花了1万亿美元。投到光纤系统的钱,引发了互联网流量费用的大幅降低,令电信公司血本无归。 很多互联网公司从一开始就只是一个概念,比如有一家叫做Pet.com的公司,在互联网上卖猫砂,圈到1亿美元,然后在全美最贵的超级杯橄榄球直播上投放广告。
五、电信公司:电信公司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A、电信网络的过度建设 B、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的竞争
C 、过于严格的管制 D、互联网用户停止增长
答:A。电信公司投巨资修建光纤系统,引发了互联网流量费用的大幅降低,令它们血本无归。不过这些投资也没有完全浪费。在此后的几年中,互联网流量成本的大幅降低令更多的互联网应用(如在线视频)成为可能,成就了Google和Youtube这样的公司。
六、输家:科技泡沫令下列哪个群体的损失最大?
A、股市投资者 B、美国政府 C、对冲基金 D、银行和券商
答:A。大量公司的倒闭令股市投资者血本无归,他们是损失最惨重的。而科技企业的员工大多持股或期权,在大量失业的同时还遭受严重的投资损失。
七、赢家:在科技泡沫中,下列哪个群体是最大的赢家?
A、共同基金 B 、对冲基金 C、非科技企业 D、投资银行
答:B。对冲基金在科技泡沫破裂之前集体“逃顶”,在2000年获利4.98%,2001年获利4.6%,只在2002年有1.45%的损失。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不一样,它们可以做空,并且很自由地在各种资产之间转来转去。实际上,很多分析师认为,正是科技泡沫的破灭促成了对冲基金的崛起。
八、后泡沫时代
1、在泡沫破灭后十年间,硅谷的科技公司学会了开源节流,口号是Do More with Less。以下哪种途径是当今的科技企业常用的节约成本措施?
A、开源软件(Open Source) B、按需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on Demand)C、通用硬件平台(Commodity hardware) D、以上所有
答:D。在泡沫破灭后崛起的新一代互联网公司都非常注重成本控制。拥有YouTube的Google,其流量已占据网络流量的6%。外界认为Google的带宽成本一定很可观。然而,最近一个业界专业公司分析指出,Google购买了电信公司没有使用的光纤,并和其他网络接入商交换流量,这样其花费在网络带宽上的开支几乎为零。
2、2000年,在科技泡沫泛滥的时候,风险投资的总体规模达到了1000亿美元,十年过去了,风投的总体规模在2009年大约为多少呢?
A、180亿美元 B、500亿美元 C、1500亿美元 D、2000亿美元
答:A。据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内也不大可能大幅增长。另外,从事风投的人数也少了,从2000年的1200人下滑到2009年的900人。
九、后泡沫时代的IPO
目前硅谷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中,哪家确定在2010年上市?
A、Facebook B、Twitter C、Yelp D、以上所有 E、以上皆无
答:E。在经历了十年前的泡沫破裂和一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科技公司通过IPO大发一笔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找到被证明确实有效的盈利模式之前,连最红的互联网公司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在股市上圈到钱。
十、泡沫后的思考
科技泡沫的破灭对于科技和风险投资行业都有巨大的影响。不过其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很多人认为,科技泡沫破灭后,美联储将利率降至极低的水平,促发了房地产和信贷泡沫。在科技泡沫中获利的对冲基金也借机取代了共同基金,成为市场的主要推手。如果这些推论成立,那么可以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其祸根正是美联储对科技泡沫的应对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