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首富密码的六脉神剑


李嘉诚首富密码的六脉神剑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7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在纽约发布本年度全球富豪榜,香港的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以255亿美元位列第9位,成为亚洲首富。这是华人首富李嘉诚近年来首次跻身全球富豪榜前10名。而上周五的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印度信实集团董事总经理穆克什·安巴尼以268亿美元资产净值成为亚洲首富。

据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www.tanxiaofang.com)老师了解,此次上榜的中国富豪仅22名,其中香港占5席,台湾占两席,内地仅占15名,比往年有所减少。中国上榜亿万富豪人数缩水,减少较多的领域包括医药、房产等领域。制鞋业及运动服装业今年的不景气,导致安踏的丁世家家族及中国动向的陈义红落榜。此外,创业板和中小版也成为此次落榜富豪的重灾区。去年曾经上榜的前上交所创始人尉文渊本年度因华锐风电的下跌而跌出此排行榜。

华人首富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2011年4月福布斯中文版杂志统计,李嘉诚的总资产值达260亿美元蝉联全球华人首富。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预定领导力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老师为您总结了李嘉诚首富密码的六脉神剑:

第一,自我行为修炼

在这方面李嘉诚给自己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规划了8个要点;要勤勉,勤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勤于工作,对企业负责,对股东负责。要俭朴,对自己要节俭,对他人要慷慨,处理一切事情以他人利益为出发点。要创新,用自己的眼光注视世界,而不随波逐流,坚守诺言,只有坚守诺言,才能建立良好的信誉,良好的信誉是一个商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第二、自我品德修炼,成就道德楷模

李嘉诚常教导人说: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这种对人对事都以他人着想的态度和人生观正是“仁”的体现李嘉诚在领导下属时,也抱着这些精神。因为他认为,人就是人,不是神,不免有时会做错,因此他对下属充满了耐心和爱心,这种以人性去领导的管理艺术,赢得了企业之内下属的尊重和忠心。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李嘉诚与王永庆管理风格的差异,但他们都成功了,这说明管理无定式,重要的是有自己的风格和企业文化。

第三,乐善好施,赢得美誉的个人形象管理

在这方面,李嘉诚可以说是做得最杰出的代表,他本着做生意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思想,坚持与人共同生活”的原则,常怀着感恩的心,尊重义气的心与人相交往,与社会相交融,具体地有代表性的做法有:乐善好施,凡是社会公益事业需要他的地方,他都慷慨解囊,几十年来,他相继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益慈善事业捐出40多亿元。诚实、守信、一言九鼎。与人交往、做生意、从不欺诈,做到公平交易,友好合作。

维护大众、大局的利益。他认为:失去公众,就等于失去顾客,失去顾客就等于自断财路。因此一切当从大局着手,考虑大众的利益。1977年,他购得虎豹别墅风景区兴建了一座大厦,受到游客的非议,纷纷指责大厦与整个别墅区风格不统一,破坏了美的人文景观,当李嘉诚得知后,立即停止了原来的开发计划,这种行为得到了市民的称赞。

第四、善于掌控自己

人们曾经试图用“股神”巴菲特的思想框架来解释李,但一个与李共事逾十年的人士说,李嘉诚的秘密是“心法”。熟悉之人看来,让李嘉诚安寝无忧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他的各项业务都拥有着良好的现金流。

李对现金流高度在意,富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而在确保现金流同时,他还努力将负债率控制到一个低位:“自1956年开始,我自己及私人公司从没有负债,就算有都是‘假贷’的,例如因税务关系安排借贷,但我们有一笔可以立即变为现金的相约资产存放在银行里,所以遇到任何风波也不怕”。此外,他永远采用极为保守的会计方式,如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开采油井时,即使未动工,有开支便报销——这种会计观念虽然会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不太好看,但能够让管理者有更强烈的意识,关注公司的脆弱环节。

第五、保持持续进步

李嘉诚看重自主权的另外一个体现在于,他非常注重跨资产间价值的挖掘。比如他对于零售业务不遗余力的投入,并非仅仅因为看重零售业务拥有极佳的现金流,更因为,零售是一个可以与地产密切结合的业务。即使他并不追求所谓的“协同效应”(因为那不可量化),但当零售、地产、港口等业务处于一个平台上经营,以李的团队之善于成本控制,总能够找到很多额外的盈利空间。

除了横向的业务之间的价值发掘,单一业务的潜力发现也颇有可为。当李嘉诚认为健康、美容类产品将成为未来零售业最主要的成长动力,便不惜成本在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各国寻找经营不善的零售网点,逐渐将已经被证明成功的产品移植到收购来的店面中去。

第六。保持自我本性

李嘉诚的言语、目光和笑容,都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早年经受的战乱、苦难,以及随后六十六年的辛苦工作,这些负面影响究竟是被一种怎样的力量化解,而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性格极端的人?是命运?—在很多场合,李都会提到自己的一生“蒙上天眷顾”。但李嘉诚回答说:“性格才是命运的决定因素。好像一条船,船身很重要,因为机器及其它设备都是依附在这条船里面。”很长时间以来,因为李的被神化,他的性格都为外界所忽视:李是一个性情急燥还是温和的人?他可曾有脆弱或失去自控的时候?

如果过往的经历可以呈现出李嘉诚的部分性格,那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他随时准备自己应付挑战,同时,乐于在高度自控下获得内心自由。关于后者,一个最恰当的阐释是他自身的体验:在参与地皮招标时,李会不停地、很快地举手出价,但当价钱超过市场的规律,他左手想举起时,右手便立即“制止”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