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处于仁之中


  本章表面上说的是居住问题,不论是里,还是处,都可以理解为居住的意思。而“仁”在论语中同样也可以有“仁人”的含义,“知”在这里就是“智”,这在论语也是常用的词义。那么这一章是不是就成了“孟母择邻”的意思呢?这样的理解,似乎也不完全是错误的,但是仅仅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难道说“德不孤,必有邻”就是指的一定有个邻居吗?

  本身如果有前后文,如果前文中提到别的什么居住环境。这样理解似乎还可以,但是<论语>的编辑者把这一章放在这里,绝对不仅如此的简单。居住只不过是个象征,这一章从我们自己的理解上,也不应该只理解为择居。择居只不过是指代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仁也不宜当纯的就理解为“仁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人应该处于仁之中,如果不在"仁"之中,不论作什么。又怎么算作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