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目前高发病高致残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发病人大约为100-300/10万人[1],每年患病率为450-750/10万人,其中因神经功能缺失而致残者(生活需要人照顾、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约占病人总数的41%-56%,平均为50%。但是国外相关文献报道,脑卒中后致残者仅占11%-15%。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早期的康复介入是解决高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使的能够接受康复治疗的病人很少,在基层医院表现的更为突出。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3年11月期间对50例病人给予系统康复训练分析,结果显示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同期住院的脑卒中病人的78.6%因各种原因末能接受康复训练,比国内报道的14%病人接受康复训练略高。为使广大患者能接受康复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减少残障发生率,康复医学知识的普及及康复科普教育普及至关重要。要做到此点心须提高医生对康复训练的认识,做到如下几点。1. 加强临床医生的康复意识1.1由于现代康复医学兴起于上个世纪30年代,而传入我国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未,在我国发展起来也就是10多年的时间,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较完善、系统的教育体系,专业的康复人员非常少,所以我国的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生,对康复医学的知识了解不深或根本不了解,这就影响了康复训练的应用,同时由于康复医学知识普及不够也影响了这种新生学科推广,在我国康复训练在康复过程不能重视,从一个则面反映了康复医学还没被广大临床医生所接受。大部分的临床医生不愿意从事康复医学工作。将康复医学视为辅助学科,认为康复只是药物治疗后的延续性治疗手段,在临床医疗中起辅助及协助作用。WHO将现代医学分为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和预防医学,所以康复医学是与临床医学等并存的,临床上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就脑卒中而言,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康复就应该及早介入,这样对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形成、提高肢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起到非常关健的作用。
加强临床医生的康复意识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