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勤的哲学对话(十二)


  【作者按】

  1、人类的视野应该随着人类探索(也就是实践)的能力提高,逐步认识宇宙。如果断然说明人类不可能人是宇宙全貌显然是主观的臆断。

  2、哲学就是对世界、人类自己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在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方法论。

  3、宇宙的认识就是人类的使命,生活繁衍下去的需要。试想如果不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怎么改进生存质量。所以,哲学就是这样的使命下诞生的。

  江一泉对职业日志的评论:

  人类本身的视界是无法超越宇宙的,而研究宇宙必须以物理的规律来归纳宇宙的普遍性,因此没有什么事可以超越宇宙的事。

  尊敬的崔老师,学生在这次辩论中,学到了很多。但是,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坚持没有被您教化。不知道,您还有那些批评?敬请指教!

  崔老师说的都是方式问题,问题是,我说的都没有错呀!我们讨论的根本是唯物主义和您的绝对论之间,谁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正确看法。

  崔老师,这段话是 江先生说的,他的物理角度看世界,有他自己的看法和结论,这个很正常。我是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江先生的观点和唯物主义有些相似。

  人类看不到的,不等于人类就不应该确认的事实。宇宙大爆炸 没有人看到,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以往的事实和思维的逻辑推理、演绎出来的。这不妨碍我们相信宇宙大爆炸的事实。

  物质的产生,您说是绝对空间产生的,这个暂且我即使不否认您;但是,我的问题是,它存不存在?他是不是宇宙和人类自己和人类之外的东西呢?如果不是,那么它就是哲学研究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