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钟健与“青岛龙”


青岛龙”化石

    杨钟健(1897年~1979年)是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恐龙研究之父,全国各地都留下他的足迹。1928年,杨钟健负责北京周口店的发掘工作,此间发现了中国猿人第一颗头盖骨。在上世纪前半期,杨钟健曾多次来到青岛。1951年,杨钟健与地质学者到莱阳和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终于发掘出我国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龙化石骨架,他将其命名为“青岛龙”。为什么杨钟健把在莱阳发现的恐龙命名为“青岛龙”呢?下面的文字将解开这个谜团。

 

多次奔波山东考古

    作为国内发现恐龙化石的最早省份之一,山东恐龙资料十分丰富,例如山东莱阳、诸城至莒南这条长600多公里、宽约50公里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中生代白垩纪晚期地层,被称为“恐龙带”,当活体恐龙从地球上神秘消失,山东省成功保存了众多的恐龙化石。

    笔者从《杨钟健回忆录》一书,发现了一些他在山东的考古线索:“1934年秋末,我与卞美年往山东,在泰安下车,用黄包车作代步工具,历经莱芜、新泰、蒙阴、费县等地,对新泰之第三纪初期地层及蒙阴之恐龙化石地点,进行观察与采集。后由曲阜搭车北上,过济南时遇齐鲁大学教地质的斯考德,他示以含于矽藻页岩中的植物及鱼化石,知山东必有含特殊地层之地点。后经多方打听,始知在临朐县境。于是我做出了次年再来山东的计划……”1935年5月,杨钟健只身一人再到山东,到临朐采集了大量的植物、鱼、蛙及哺乳类的化石,确定了中新统、上新统的年代。

南下途中“登陆”青岛

    1937年8月日军进入北平,杨钟健听人传来口信:“日本某学者将要请你及几个教授在北京饭店吃饭。此决非好意,应早离北平。”

    杨钟健与其他著名爱国学者选择完全相同——— 潜行南下,1937年11月7日,他与卞美年到天津,乘船到青岛后,由青岛赴汕头抵香港。他在《杨钟健回忆录》中写下这样几句话:“船在青岛停留,我们上岸溜了一趟。此地为德人所建设起来的城市。由青岛直驶汕头。”

莱阳发掘“青岛龙

    1950年春季,周明镇博士指导山东大学地矿系学生在莱阳吕格庄金岗口村将军顶与金岗口进行野外地质训练时,意外发掘到骨骼与蛋化石。1951年,杨钟健与地质学者到莱阳和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终于发掘出我国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龙化石骨架,他将其命名为“青岛龙”(“青岛龙”头上有荆鼻,所以又称为“青岛荆鼻龙”)。“青岛龙”身长约6·6米,身高近5米,活体重约7吨。它不善于奔跑,又缺乏自卫武器,只适合淡水湖泊生存。

    杨钟健等人在莱阳发现“青岛龙”,以青岛为“据点”进行勘察和发掘工作,“青岛龙”出土以后,先是在青岛进行了展览。在这段时间,杨钟健废寝忘食,他除了乘车去莱阳,就呆在青岛搞相关研究。

    195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考古人员“乘胜追击”,在莱阳金刚口村西沟又发现一条完整的“青岛龙”骨架,从此成为该馆镇馆之宝。

    但是《杨钟健回忆录》对“青岛龙”的记载并不多,“1951年,我去山东莱阳等地,后来去东北、山西、陕西、河南、广东等地,都成功地采得了很多标本。”他发掘与命名“青岛龙”的地点并不在青岛辖区内,那为什么他用“青岛龙”命名呢,而不直接命名为“莱阳龙”呢?这个问题困扰笔者很长一段时间,也可能是恐龙爱好者一个未解之谜。

    总算得到一条线索:杨钟健的弟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教授,有可能会破译“青Z岛龙”命名谜底,作为著名恐龙专家,已经70岁的董枝明,仍旧在为恐龙忙碌,很少回到北京的家中。笔者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董枝明。

解开“青岛龙”命名之谜

    董枝明,青岛人,1938年出生,1951年偶尔的一个机缘与恐龙结缘之后,自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董枝明对笔者说:“这年我刚好13岁,正在青岛一中念初一,杨钟健教授在青岛搞了一次恐龙展,我当时充满好奇心,就去看了,看后感到很惊奇,知道了地球上还有这样一种曾经占统治地位的庞大生物,从此迷上了恐龙。”这次展览,“青岛龙”给董枝明留下深刻印象,1962年他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得知杨钟健教授需要助手,就报了名,最后终于如愿。这样,他知道了一些有关“青岛龙”的史实。

    董枝明进一步解释说:“1950年春季,山东大学周明镇博士指导地矿系学生,在莱阳将军顶与金岗口进行野外地质训练。他们意外发掘到骨骼与蛋化石,这引起了杨钟健高度的重视,第二年,杨钟健来到莱阳,挖掘工作正式展开,从王氏组地层中发掘出著名的‘青岛龙’。”据董教授介绍,周明镇博士仍健在,现在已90岁高龄。

    对于杨钟健为何以“青岛龙”命名在莱阳发现的恐龙?董枝明解释说:“当时杨教授发掘大本营就在青岛,在三个多月的发掘过程中,杨教授经常奔波在青岛与莱阳之间,他的一些研究工作则是放在青岛做的,展览也放在了青岛”,而且当时山东大学所在地也在青岛,杨钟健念周明镇博士等人首发之功,诸多因素使杨钟健将“莱阳龙”命名为“青岛龙”。

 

                                                                                     姜茂森发表于2008年6月30日《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