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大势下企业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中国的体制改革与企业重组是几十年计划经济统治与十几年市场经济生长的磨合过程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国别特殊性。目前我国企业的许多发展战略,如“风险投资”,“资本经营”,“基金管理”,“职工持股”,“法人治理”等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行为。

因此,当前是转型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应该学会——三只眼理论

即: 计划经济时代:用一只眼睛顶着政府就可以了;

市场经济时代:应该是一只眼睛看企业、一只眼睛看市场;

而现在处于转型经济时代:企业就应该学会一只眼睛看企业、一只眼睛看市场,还要一只眼睛看政府。

因为,转型经济时期,政府政策不稳定,所以企业必须密切注视政府的行为,为自身发展寻找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企业间的交流学习,资源共享

1) 不照搬照抄。

2) 启发性的学习,掌握精神、学习别人的观念,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形成自身特色的、可操作的东西。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思维能力
 

解决企业管理问题,作为领导或者我们帮助领导完成制度形成的人员,都必须在思维上培训和开拓,而不是仅从技巧的层面上努力。思维能力的提升概括起来主要这四个因素:透视性、相关性、前瞻性、客观性

 企业要牢记自己存在的根本


      什么是企业,字典上讲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部门。经济活动的根本就是赚取利润,而这个利润不是指单个产品的利润,它指的是利润总额:我们对企业存在的要求是长期的。所以,根据这些目的与要求,我们讲“企业存在的根本是赚取利润、创造企业的价值及持续增长。”

企业本身没有创新。我们平时讲的企业创新,应该是管理方法和制度上的创新,而企业的根本是不变。

作为企业家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知道的商业原则:(宇宙观)

(1) 资源-有限  通过配置(利用)可发挥作用(资产没有优劣之分)

(2) 环境-影响  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它会影响决策

(3) 时间-先后  有现在与未来(现在做还是将来做,是不一样的)

(4) 功能-组合  事物都各有其作用和功能,不能光强调某方面的作用,需要组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都不能偏废)

(5) 目标-恰当  目标制定一定要可行,有激励可攀登

(6) 分析-关系  做任何分析时一定要搞清楚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

(7) 问题-根本  找问题一定要抓根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质量管理讲末梢因素

(8) 发展-持续  不图一时发展,要始终保持发展后劲,持续发展,使企业健康生存(不能一时搞得轰轰烈烈,企业资本,包括人财物全都泼上去了,比如你接了很多任务,但是管理跟不上,最后一定会出问题,可能还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