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这一章似乎没有太多的争议,想想我写的这个东西,争议多的说不大清楚,没有争议的又不知说什么好。也是一种两难。呵呵!不过还是没有争议的好一些,可以胡扯些别的东西。
还是从文本解读开始说起,孔子在这一章提出的命题是“观过知人”或者是“知仁”。需要解释的也有几处,首先要解释的就是“过”字,一般的解读都认为是“过错”之义,所以解释起来都是:“看一个人犯什么样的错误,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也是合理的。但是也总是觉得未必达意,或许另外有一种意义,也未可知。比如某人就指出“过”同样可以理解为“过程”,可以引申为“行为”,这样整句话就可以理解为“观其行,知其仁”了。如果这样的话,句式也就通顺许多了。但是因为不是什么“大师”的观点,似乎不足为凭。也许许多时候解读古书,就如同子夏辨书一般。是一只脚的残疾乐正?还是有一个人就够了呢? 又或者是三只小猪过河?还是已亥日过河呢? 随便理解也就罢了,也许只有能达到心灵共鸣的解释才是有用的。
观过知人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