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发扬我自己一贯胡说的风格,大胆的改一下。反正又不是大师,错了也无所谓。既然前文的“适”,就是“到”。莫,就是“不要”。其中都是有着方向性或者指向性的,那最后的回答,也必然是在指明方向。还记得我在【2.14周而不比】那章胡说的话吗?(呵呵,如果还有点印象的话,我很欣慰!)。“比”就是面向同一方向的两个人,不仅仅是靠在一起而且是面对同一个方向。“比”的含义中就是有方向性的。这样就更明确了些,“义之与比”就是说:“义,给他(君子)指明了方向”
关于这个“义”字,在后世的儒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尤其是在孟子哪里,这个“义”已经是上升到了和“仁”同样的地位,但是在孔子这里,还不是那样。这个“义”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宜”,就是“应该的”就是“正当的”就是“适当的”。孔子说的话,听起来好像很绕嘴,好像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但是实际说的却是直白的不能再直白的话,那就是“该怎么做,也就怎么做”而已。不要将事情想的复杂了,真理总是赤裸裸的。
【参考译文】
君子处于天下呀。没规定要到哪,也没规定不要去哪。“义”就决定了他的方向啊!
“义”就决定了他的方向啊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