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金融数据显示需求依然疲弱


4月12日,人民银行公布了3月金融统计数据。对此,个人点评如下:
一、居民户贷款超预期增加,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依旧乏力
3月,居民户新增贷款2815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2162亿元,是3月新增贷款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其中,居民户新增短期贷款1886亿元,创下近年来的历史新高,较上月增加1558亿元;居民户新增长期贷款929亿元,较上月增加604亿元。居民户的贷款主要与房地产和个体经营活动有关。3月以来,房地产销量呈现回暖迹象,带动房地产相关贷款增加。近期,银监会加大了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并将个人经营贷款纳入小微企业贷款范围。以深圳为例,4月12日,深圳银监局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明确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可放宽至5%,并对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人经营贷款)在全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按不同银行类别做了区分要求。在政策支持下,个人经营贷款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井喷”。
 
 
 
3月,企业新增贷款7225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规模高达5249亿元,较上月增加773亿元。而中长期贷款较上月减少12亿元,其占比由2月的27.72%回落至24.53%。表明企业目前仍以补充流动性资金为主,对于经营扩张仍很谨慎,这也反映了企业对经济的长期看法仍不乐观,也从侧面证明当前经济仍处于放缓阶段。
 
 
 
二、存款受季节性因素推动大幅增加
3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95万亿元,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较2月多增1.3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700亿元。从历史数据来看,3月一般是存款增加较多的月份(2009-2011年为当年新增金额最高月份,2007、2008年为当年新增金额次高月份)。
 
 
 
三、3月份M1、M2增速小幅回升,M1增速仍处于历史极低区间
3月末,M2同比增长13.4%,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4.4%,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M2增速回升,主要是信贷同比多增所贡献,但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可能是因为,3月贸易顺差仅有53.47亿元,从而导致外汇占款偏低,进而影响M2增速。M1回升速度缓慢,虽然已处于历史低位,但仍然没有企稳迹象,反映当前实体经济总需求仍然处于低迷状态,企业获得现金流的能力偏弱。
 
 
 
 2011年4季度以来,伴随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不同层次货币增速间的差距,即货币增速“剪刀差”(M1-M2)持续扩大。由于当前经济增速放缓趋势仍在延续,在经济没有持续向好前,“货币金叉”还难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