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宫颈内膜外移(以往称为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前期,因而导致不必要的药物,特别是物理治疗。实际上,内膜外移并未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而只是肉眼观察时,早期宫颈癌与宫颈内膜外移难以区分而已。另外,在医疗条件欠发达的地区,又常将官颈早期浸润癌误认为是慢性宫颈炎而进行物理治疗,从而导致癌组织经血流扩散,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为了避免上述过度治疗和盲目诊治的两种错误倾向,定期以及在对宫颈进行物理治疗前常规行宫颈涂片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临床上应根据慢性宫颈炎的不同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有官颈管内膜炎者,应首先取宫颈管的分泌物作涂片检查和相关培养,淋病奈瑟菌阳性时,可口服头孢托仑匹脂或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也可。衣原体阳性时应口服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局部药物治疗是无效的,有宫颈管息肉者应将切除后的息肉送病理学检查,残端根部行电烧灼,可止血并可防止复发。宫颈腺囊肿和宫颈肥大多无临床症状,且绝经后随宫颈萎缩变小,囊肿消失,故除腺囊肿过大或出现下腹和腰骶部疼痛等不适外,一般不需治疗。宫颈管内膜外移是一种生理现象,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移的内膜逐渐鳞状上皮化,绝经后鳞柱交界均退缩至宫颈管内,故当患者无分泌物增多或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时,一般定期随访即可,无需治疗。外移的柱状上皮或化生上皮合并感染是较常见的,此时宫颈阴道部黏膜呈颗粒状或乳头状,表面有大量乳白色黏稠分泌物甚至淡黄色脓性分泌物积聚,有些妇女还可能因分泌物阻碍精子进入官腔而导致不孕。在上述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十分必要。
慢性官颈炎的治疗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