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在安葬亡母的事情上,表现出了孔子的聪明之处,一时也许不无自得。当时季氏家举行“飨礼”,孔子顾不得母孝在身,便“腰经”而往,不料吃了闭门羹。飨礼,是招待士人的饮宴制度。士子欢聚一堂,借酒欢歌,演习礼仪,以文会友,切磋技艺。”贵族大夫则借此“优贤礼士“之机联络感情,笼络士心。年轻的孔子也许是出于前一目的,怀着对礼乐的好尚心情,急忙赶去赴会,却被季氏的家臣阳虎(又称阳货)拒之门外,还酸溜溜地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却不敢请先生您呀!”孔子本来通过葬母于防,肯定了自己与叔梁纥的父子关系,根据“士之子孙恒为士”的惯例,他应当已取得了士的资格了,不意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面对这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孔子并没有不满,更不会表示反抗。他生性不会怪罪别人,认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之不能也。”(《论语·宪问》,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也是自责从严,待人从宽。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对阳虎的闭门羹,他不怨天,不尤人,平静地退了下来。此后他努力学习,加强修养,以适应等级社会的种种要求,争取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希望通过“庶人在官”的途径进入贵族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