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校规,一头靓丽的秀发,一个如花的生命。这三者之间便面上看并无太大的关联,然而当它们硬是被交织在了一起并且构成了一种冲突之时,生命也许就会显得怯懦而又廉价。校规要夺去李欣玥靓丽的秀发,为了保住靓丽的秀发李欣玥选择了放弃生命。惊诧与震撼当中,我们必须痛定思痛,重新审视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学校说,事发时只有小玥母女在家,其为何跳楼难判断,而学生应遵守校规,因而自己无责。对于此论,笔者认为甚是不妥。学校试图通过校规来规范师生言行,以达到整齐划一的目的,这看起来好像无可厚非的,但事实上却是经不起推敲的。学校是塑造人格,传承高贵,构筑美好人生基石的最好平台,其所制定的所有规范都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学生、获得广泛认同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种种让他们感到不适的规定和要求。“这几天也有媒体采访学生,多数都表达不赞同强制剪发的校规”的事实证明,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这种必须“剪短发”的校规是没有得到学生认同、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
学校不但在学术和思想上要做到“兼容并包”,提倡学术民主,而且还要允许青春期的学生们保有自己的尊严。对于李欣玥“对这条校规相当反感,对剪头发能拖就拖”的日常表现,大凡是真心关爱学生、注重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的教师是很容易发现这一点的,但李欣玥的老师不仅没有发现,而且还是三番五次地发短信要求其剪掉头发。由此可见在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也不善于与学生沟通,在他们的眼里,学校规定才是最至高无上、最有尊严的。
无情的校规导致了冷漠的教育,冷漠的教育让孩子失去了最后的尊严。从这一点上来说,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事后的推诿塞责显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又一悲哀。“管”不是制定规则的目的,“督促”、“提醒”才是目的。校规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是提醒那些比较懒惰、对自己的要求低于底线的学生不要贪图一时的快乐而虚度光阴,抱憾终生。李欣玥性格偏内向,是很文静的一个女孩子,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都比较温和,她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把自己一头的秀发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学校却连这一点点的尊重都没有做到,这难道不是一种野蛮与摧残吗?
李欣玥在7年级时写过一篇《渴望得到尊重》的作文,文中有这样一段:“就在前不久,妈妈就因为我的头发和我大吵了一架。事情是这样的,因为一中校规,学生必须运动头,但我却不想服从这条校规,因为头发是我最重要的东西。不夸张地说,头发就是我的一切,它胜过一切的人、物,但是老师非让我理发,在我的奋力抵抗下还是不能如愿。就这样我被老师押送去理发,带我去理发的是爸爸,不是妈妈,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停跳了两下,怎么办?” 读着这些文字,笔者不晓得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的校长会怎么想,老师们又会怎么想,反正笔者让是心痛得已经落泪了。
笔者之所以一味强调学校的责任而闭口不谈生命的珍贵,是因为笔者深知现今教育体制之下孩子们的特性与特色,他们是不懂生命的珍贵的,况且事实上无论家里还是学校也都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14岁正是青春期,严厉的教育只能让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加叛逆,潜意识里她们会说:“我就不按你要求的去做,你再强迫我,我就去跳楼,反正活着就必须听你们的!”而事实证明,有这种潜意识孩子真的是会去跳楼的!
宁跳楼不剪发,一点点小的挫折就能让一个花季少女用生命去做一个了结。看来,中国的教育真的需要与时俱进,真真切切的关注一下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了!
(李吉明2012年4月18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