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合作联盟 共推老区发展


建立合作联盟   共推老区发展

 

万吉良

 

201252日《中国经济网》、510《黄冈日报》发表)

大别山地区横跨鄂豫皖三省43个县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各县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和相近的人文特征,经济上有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础和条件。大别山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强化整体意识,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战略规划,合理科学布局,加强优势互补,跳出梯度转移和资金约束,形成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联盟。把大别山革命老区共同打造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解放思想的试验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区和民生改善的先行区。

  共同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一要修通鄂豫皖三省省际出口路、断头路,加大边际村与村、组与组公路对接。二要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移动通信,发展山区远程教育。三要重视病险库及水的治理,对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治理重要支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等。四要重视区域内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造中小学危房,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职业教育。同时也要建设公共卫生项目;加大对县市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卫生院建设力度;优先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改善人居环境,防治地方病,结合改水改厕,发展清洁能源。五要重视区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区域内农业、工业、商贸、旅游、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生态、产权等信息网,实现区域内各种网络资源连接和信息共享。

共同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环境保护一要在深山区、库区和河流两侧等重要生态功能地区实施以育为主的封山育林及低效林改造;建立各类典型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巩固大别山地区森林防火联防机制,抢救保护国家及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群。二要充分利用大别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中药材开发;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型农产品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三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长江中下游以北和淮河流域城乡提供二类以上清洁水。

共同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战略提升在加快区域内各县市专项规划衔接互动的基础上,共同争取国家统一指导、规划和支持,努力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列入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并成立实验区建设协调小组,建立专项扶持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建议国家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扶贫开发政策,把大别山作为全国扶贫开发集中扶贫示范区,实行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等开发式扶贫,出台创业优惠政策、税收优惠、生态补偿政策等。共同争取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交通干线、水利工程、清洁能源、农网改造、人畜饮水等)和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将大别山交通建设纳入交通部“革命老区”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享受与百色、延安、井冈山、遵义等革命老区的同等政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抢救、挖掘、研究与保护力度。

共同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跨越发展一要构建大别山革命老区市场一体化。重点推进区域性重点物流市场、旅游会展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成果和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共建,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区域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区域内经济资源配置。二要活跃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文化交流要健全大别山景区旅游联盟合作机制,以塑造大别山旅游新形象为主线,以整合大别山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选择共同发展目标,统一宣传、统一形象、统一品牌,在“互利互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上,实行区域旅游一体化管理,推行一网通(通讯)、一卡通(车辆)、一导通(导游)和一票通(景区)三要开展大别山革命老区企业合作联动。要联合兴建一些规模经济要求高的原材料加工项目,如丝绸、板栗、茶叶、肉类等加工企业。积极实施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可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业、矿业),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创造一批名牌产品。要实施专业化合作,建立区域原材料基地、技术基地和销售基地,形成星罗棋布的各类专业化合作厂。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区内的开发区建设,联合招商引资,吸引外资发展区域经济。 四要构建大别山革命老区金融合作平台。区域内可互设银行分支机构,互设担保分支机构,互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鼓励各地上市公司优先在区域内采取并购、收购等形式,支持区域内企业发展。 

 

 

201252日《中国经济网》、510《黄冈日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