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软肋(下): 腾讯生的什么病(二)


本篇承上,结束这一话题。

 

 

病征二:国家机器暗藏杀机

 

     QQ可以说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用户粘性做的非常成功,近期知道的圈子功能及其与windows8的合作,更是让人难以割舍。CNNIC08年的一次统计中,发现中国互联网第一入口应用(也就是你打开电脑第一个使用到和网络有关的软件),排名第一的是QQ。很多人开机之后第一个打开的软件是QQ,或者干脆设置成为开机自启动,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些刚接触网络的新手甚至认为网上冲浪就是用QQ。可见QQ在中国网民中地位,它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基础设施。

 

    中国互联网三巨头是阿里、腾讯、百度。他们提供的服务都是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深深影响了人民的生活,都可以说是基础设施级别的企业。去年七月支付宝的私有化引起热议,众人都对马总的行为纷纷猜测,有人指责马云没有契约精神,马总解释是国家牌照审查的需要,这里不深究真正的原因,却折射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当商业遇到政权,哪个强?我们不能片面的理解政权干涉商业自由,如果一个商业活动威胁到国家、人民,即使没有到政府那里,首先道德就要加以制止。只有巨头的活动才有足够大的力量影响到国家、人民,虽然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决定国家不会对商业活动有太多干涉,但公司尤其是大公司的行为,应该主动的多承担社会责任才是正确的,不能一味的为利是图。

 

    423日,马化腾与凯文·凯利展开对话,马化腾谈到未来每个行业都将网络化。这揭示了互联网的强大变革力量,马云一再声称企业未来五年不接触网络,将无商可作。这里引出中国移动,中移动在很早时候就触网,目前移动的飞信软件在用户黏性上仅落后于QQ、阿里旺旺,是第三大IM软件。当年腾讯是靠着中移动才存活了下来,迅速成长的QQ着实让中移动有些担心,QQ服务模式极大冲击了中移动的收入,中移动曾想收购腾讯,但这是不可能的,除了巨额资金以外,强大的MIH挡在那里,是QQ很好的保护伞,中移动犯不着为收购腾讯大伤元气。收购不成,那便竞争,飞信的推出是为了融入互联网,更是直面的与QQ展开的竞争(虽然中移动很低调),中移动不会允许腾讯坐拥“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这个称号,这是中移动和电信、联通才能做的事情。即使移动不动手,电信和联通迟早也会对QQ下手。

 

    最近有很多让私企进入垄断行业的呼声,打破垄断是好的事情,但对于通讯这种特殊的行业,国家不会放心交给私企的,一定要由国家来控制,况且腾讯还是个外资占有绝大数股份的私企。正如支付宝一样,支付宝显然是网络支付的巨头,但马云已经随时准备着献给国家了。不要再幻想着商业自由、股东权益,商业也只能在稳定的政权下充分繁荣(这点柳传志深有感触),一切商业活动在国家安全、民族大义面前都是渺小的。

 

    中移动这部国家机器,正做着准备,随时等待腾讯公司露出破绽!

 

病征三:垄断嫌疑渐生

 

    3Q大战谁赢了?腾讯吗?  不,现在还不到讨论结果的时候,3Q大战还没结束:2012418日奇虎360起诉腾讯垄断。

 

    20103Q大战爆发至官方调停后,一个让腾讯非常头痛的运动开始了:中国互联网反垄断运动。博客教父、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撰文《360腾讯之战正式开启中国互联网反垄断运动》,三个月后我国首部“互联网垄断调查研究报告”出炉,同步发布的还有《腾讯公司垄断情况简报》。

 

    这项运动会带来什么后果,现在只能说,让腾讯很头疼,马化腾很烦燥。

 

 

病征四:尾随策略,二变一的难度

 

    前面讲过腾讯是围绕用户黏性这一核心主线,在产品和服务上采取尾随模仿,再依微创新和庞大的用户群取而代之的战略。不愿第一个吃螃蟹的腾讯,要做第二个,这个模式简述起来就是避一取二,以二代一,所以腾讯一直二,而且很二。

 

    腾讯二的实例很多,比如:360安全卫士 VS QQ电脑管家,迅雷 VS QQ旋风,校内网 VS 校友网,淘宝 VS 拍拍,新浪微博 VS 腾讯微博,QQ搜搜 VS 百度……,这些实例中,腾讯大都无法超越。很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二的后果导致公司旗下拥有众多产品,大大拉长战线,很难集中一点突破。这点众位高人都阐述过很多,这里不多赘言,在阿文看来,还有另一种原因,也是导致及腾讯超越对手困难的原因,那就是后进者打入客户心智的难度。《西游记》翻拍多少遍了,老版西游的四师徒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依然根深蒂固,仿佛那就是四师徒的合理形象。所以二代一的过程注定是个长期且艰苦的过程。如果再有核心技术上的困难,那更是难上加难。比如迅雷,迅雷专业做下载,精力集中,QQ旋风06年到现在,在下载技术上也未有超越迅雷,最后还是比拼财力,打起免费大旗,迅雷则也壮大其阵营,涉足其它领域。就算后来腾讯以免费打赢了迅雷,在那时腾讯会发现,下载已经不是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带宽的提升以及云技术的应用,人们对下载工具的依赖将会越来越弱。

 

    腾讯也有二代一成功的例子,比如QQ邮箱。邮箱对腾讯来说没有技术难点,只要用户体验做好了,依托海量的用户群及免费大旗,自然在用户数量上很轻易的超越对手。然而即使超越了也不得不面对二进一的尴尬——高端用户始终不能改变对QQ邮箱的即有印象,无法取代Gmailhotmail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说,小三取代正氏,这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事情,而且很多时候这个小三姿色并不如正氏。

 

补充一点:尾随策略产生的众多产品导致人才缺口,人员迅速增加,管理难度加大,这不是高利贷那种滚雪球的利滚利,而是吹气球。气球的材质怎么样,能一直吹下去吗?

       

 

 

病征五:闭关似大清,强权类大秦

 

 

    腾讯产品线众多,无乎涵盖各个层面,这是腾讯为用户架构的Q生活,目的就是彻底的黏住用户——老实的用Q吧,在这里要什么有什么。腾讯把自己的用户宠坏了,用户也忠实的喜欢QQ。马化腾对宠爱有佳的用户对腾讯的忠实程度是极其自信的,并且在3Q大战时作了检验——让用户二选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马在这时忘了客户是上帝,是衣食父母,不是麾下兵卒,更不是热恋的小甜心。而且4.5亿用户不可能全部都忠贞不二,只需要一小部分用户,抗议的声音便振聋发聩。

 

    回到产品和服务上来。无微不至的服务满足了用户的各方面的需要,Q生活的构筑可谓齐全厚实、面面俱到,腾讯公司在这种模式之下,获利颇丰。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整体生存状况并不好,多数互联网公司都面临营利困难,倒旗破产的比比皆是。腾讯做到了自给自足,这样的境况俨然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座大城、一个帝国。任窗外寒风凛冽,万物萧,自家庭院花意盎。腾讯陶醉在自己的乐园里,不屑与人交好,有了新事物出来,自己去模仿就行了。(这也是腾讯爱山寨的一个原因,可以加到上篇里。)优越感的腾讯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宛如当年的大清王朝。

 

    腾讯在技术上把闭关锁国,可没有停止对外界的扩张。腾讯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和策略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顾水军诋毁对手、连盟抵制都是惯常的做法。UC浏览器董事长俞永福早已公开声讨腾讯。俞永福称:腾讯要杀死UC。一位手机企业老总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腾讯就是一条毒蛇,游到哪里,哪里就死一片。”  这是对外部。

 

    对合作伙伴:一款叫做作“QQ农场“的游戏火了起来,我的一位同事说在凌晨34点曾被老婆叫醒起来偷菜,可见其风迷程度。QQ农场拉动腾讯销售增长3%,拉动“QQ空间”和“QQ秀”收入增长16%,为腾讯赚得几十亿元的收入。开发这款游戏五分钟游戏公司,却没拿到这几十亿的一分钱,因为很早时候,腾讯要求自己运营这款游戏,五分钟收下500W“买断费”后,不再过问。

 

    我把腾讯比作大秦,以强凌弱、唯我独尊。

 

    后来的腾讯开放了,被大潮流推着,赶鸭上架一样的开放了。开放之后的腾讯声称要拿出200亿给开发者,腾讯开发的主页上渲染着公正、庄严的气场。透过5分钟的事例,我们很难想象强大的腾讯如何能谦卑下来,面对眼前蚂蚁一样的小伙伴。下面是腾讯开放平台的利润分成:

         1.月收入10万以下,腾讯不参与分成,所有收入归开发者。

         2.月收入10-100万之间,腾讯拿30%,开发者拿70%

         3.月收入100-1000万之间,腾讯和开发者各拿50%

         4.月收入超过1000万,腾讯拿60%,开发者拿40%

    除此以外,腾讯还会参股。在美国,FacebookGoogle给开放者的利润通常是8-9成,苹果强势著称,也给了7成,在开放者看来,那才是真正的开放。腾讯是否能做到保护伙伴利益,公平、公正的真开放,让我们拭目以待。

 

 

病征六:树敌甚多,暗箭难防    

 

     腾讯各种形径已让他树敌众多,2012418日奇虎360诉腾讯垄断,IMOUC浏览器,网易等纷纷“叫板”腾讯。腾讯每年都会面临这样一轮指控,每次都竭力辩解。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内部信中称:“对腾讯公司滥用市场地位的行为,大多数公司只能选择逆来顺受,少数站出来的公司也只能做到强烈谴责。360希望通过对腾讯公司的反垄断诉讼,达到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从而结束互联网乱相,净化互联网环境。”在开庭那一刻,他已赢得了广大同行和很多创业公司的掌声。

 

    好汉难敌四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个成语组合是我想送给腾讯公司,以提醒其小心谨慎。

 

 

     后记:   竞争无可厚非,腾讯的竞争却是卑劣的,你若先人一步进入市场,别人不会怪你,但你等别人投入很多的时候去阻击,把弱者扼杀在摇篮里,长此以往的话,我建议马化腾去做计划生育专干,可以很好的控制人口数量。这样不道义的竞争,把别人的老婆硬生生的抢过来之后,不见得腾讯能给新姨太多大幸福,很可能又糟蹋了一个黄花姑娘。一句话总结腾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写腾讯的病是出于对其的担忧,尽管显得很多余,这并不妨碍我对腾讯公司的良好祝愿,如果我能写对一二,但愿对腾讯公司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