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革命


14 世纪,欧洲人口有了新的增长,英国也不例外,人地矛盾、经济发展有可能再次上演马尔萨斯陷阱,恰逢此时,海外贸易促进了对羊毛的需求,土地的经济价值提高了,这一经济条件的变化激励了拥有土地的特权阶级把农民被束缚于其上的不可转让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可以转让的私人土地所有权,即地主将公共用地圈为私人大农场,这从根本上缓解了农业生产中的人地矛盾。把土地权利量化给个人是英国农业生产率显著增长 (也即“农业革命”)的必要条件。[8]与此相反,西班牙由于在政治上遭到强有力的牧羊人的反对,没有建立起保护农田的私有产权。 这是近代史上西班牙的农业和经济相对于英国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因为如此,诺思把人类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人地关系的转折点,即定居农业的出现和产业革命的产生, 称之为第一次经济革命和第二次经济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