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在心理学上叫“此时此地!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四个阶段本身就是苦,在整个生命流程中,环境的改变,人事的迁流,感情的变化,内在身心与外在环境的种种急恼煎熬,这些都是痛苦,具体表现为八个方面,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
活在当下,在心理学上叫“此时此地”。著名企管培训专家谭小芳认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永远都不会来,因为来的时候已经是今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唯一可以用来超越对手,超越自己的唯一一天。
活在当下,生命的意义也只能从当下去寻找,过去的事,均已过去而不存在。不论是多美好且令人怀念,或是多么丑陋令人追悔,都没有必要沉湎于过去的情绪中。对过去的怀念或追悔,只是徒增自己的烦恼,进而干扰当下该做的事情。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活百岁,不过三万多天,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如果夸张而简明言之,人一辈子不过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作废的证票,是过去的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明天是未到期的证票,是未兑现的事实,是无法预测的;只有今天才是可以把握的,是最现实的。
佛陀说法时归纳了世出世间的四条真理,就是四谛法门。世间两条真理就是有漏的苦果、苦因,叫苦集二谛,出世间的两条真理就是无漏果、无漏因,叫灭道二谛。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佛法的基础,是佛法的支柱,大乘、小乘、如来禅、祖师禅、净土法门、密宗法门,一切佛法都离不开四圣谛。
世间的两重因果中,苦是果,苦果从苦因而来,苦因就是集谛:由于业力所集而感受到这个苦果。出世间的两重因果中,灭就是涅?,是出世间的果,道就是八正道,是出世间的因——要得到涅?的圣果,必须修出世的八正道。佛陀用四圣谛提醒我们认识世间的苦果苦因,同时知道出世间的乐果乐因。了解了苦果就要断掉苦因,这就叫知苦断集;知道涅?的清凉自在,就要勤修八正道,到达涅?的彼岸,这就叫慕灭修道。我们分享下面的小故事:
《传灯录》中讲道: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赶路,到一条河边看见一女子待渡,无船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女子渡过河去。回到寺庙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么还背着?”
活在当下就是要放下负担,快乐地生活在此时此刻,活在当下意味着无忧无悔。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去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所以无忧;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也不作无谓的思维与计较得失,所以无悔。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喜悦而不为一切由心所生的东西所束缚,就是当时修道成就者的写照了。
顿教则在当下这一念中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一念相应一步到位,这是大善根、大力量的人才能做得到的。过去的苦因感得现在的苦果,现在精进修道感得未来的涅?圣果,要在当下这一念心当中圆满实现。顿教的法门不问过去,也不问未来,过去未来都是影子,不必去追问它,研究它,重要的是当下一念。我们当下就生活在八苦交煎中,与其慢吞吞地研究来研究去,不如一步就跨出这个苦海,禅宗要我们当机立断一步就跳出火坑到达清凉的圣地。
风吹着不知迟暮的年华,青春的花凋谢就不再开了。昨天的好与坏,美与丑都只能是回忆。我们没有时间再抱着记忆的册子不放,正所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生命短暂的可以只是一瞬间,烟花尚且懂得抓住当前展现最美的自己,我们有什么理由沉浸过去而忽略现在?
过去算什么,未来又是什么?生命只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能活出自己,活出快乐。闭上眼睛,聆听自己的心声,你是在追忆过去还是在想象未来或者是在想此刻的自己要干些什么?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时间过的快,或者是以前不懂得珍惜。殊不知我们在抱怨的时去候正在失去以前所失去的。
如果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担忧昨天发生过什么事、明天又将发生什么事,我们就不能好好过日子。我们会担心明天的事,是因为我们心存恐惧。如果我们老是怕怕的,就无法充分体会当下的生活,错过了可以立即感受的快乐滋味。如果沉溺于忧虑、恐惧、渴求、怒气、欲望,你就远离了自己,失去了自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都不要迷失自我。我们都在等待那神奇的一刻,未来的某一刻,一切都如我们所愿。生命只在此时此刻。
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三世因果在当下一念之中,十方诸佛也在当下一念之中,个人的前身后世同样取决于当下这一念。我们生命的发展有四圣六凡这十种选择,这是生命发展的十个方向,也是现实生命的十种存在的状态。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取决于当下一念怎样面对自己生命的选择,怎样面对生命当下的取舍,这是我们人道众生生命发展的两极。
我们懂得了当下一念的重要性和决定性,就要紧紧抓住当下这一念,不要悠悠忽忽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要漫不经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存在很脆弱,生命的存在很宝贵,生命的存在很短暂,人生在世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许多失命因缘并不提前打招呼,就在刹那之间发生。希望各位重视生命存在的这一刻,珍惜生命的当下,是修行路上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活在当下”我们就应该放下昨天和过去的烦恼,并舍弃对于明天和未来的过度担心、恐惧和忧虑,用全身心的精力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活在当下”也就是“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成功与挫折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淡泊自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犹太人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某位拉比(犹太教牧师)不慎从一摩天大楼的顶楼坠落,大楼里认识他的人从打开的窗户看到不断坠落的他时,都惊惶而关心地问:“拉比,您还好吗?”不断往下坠落的拉比回答说:“到现在还很好。”他继续往下掉,每个楼层看到的人都问他同样的问题,而他则继续回答:“到现在还很好。”
一行禅师说得好:当我们提起正念喝茶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练习回归当下,以便活在此时此地。当我们的身心完全安住当下时,热气腾腾的茶杯便会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美妙的存在。这时我们便真正地与这杯茶沟通了。只有在这种情形下,生命才真正地显现。这正是:茶杯在手中,正念直提起,吾心与吾身,安住此时地。
活在当下不等于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今朝有酒不大醉,不使明朝有忧愁,以未来为导向活在当下。哲学家奥修说:“我不去想太多关于未来的事,因为未来是由现在所产生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够照顾现在,那么我们就是照顾了未来。未来不会无端地来,它将会从这个片刻产生出来,下一个片刻将会从这个片刻产生出来。如果这个片刻很美、很宁静、很喜乐,那么下一个片刻一定会更宁静、更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