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食品的特色包装
太空食品的包装都有一定的标准:基本的是要求食物要能够保存下来,另外体积要小而轻、食用方便、不能散落,以防止在太空中飘浮,并且每种食品必须包含特定的准备指令和条形码,以便跟踪每个宇航员的饮食状况。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食品占飞船空间大小以及对飞船载重的影响。
航天食品的特色制作
航天食品的文化差异
进军太空领域的每个国家都会为自己的航天员们准备有本国特色的食品。这使得航天食品也具有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2003年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时候,杨利伟带的食物有肉丝、宫保鸡丁、大米和中国草药茶。俄罗斯航天时带的是如罗宋汤、炖牛肉、凝乳和坚果等一类的食物。而日本带的是寿司、拉面,长寿面等食品。
失重状态下航天食品的食用
航天食品在太空中到底怎么样吃呢?这也是在1962年美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约翰·格伦所担心的问题,结果是他到了太空后发现他能够和在地球上一样品尝带去的食物。其实重力并不会影响到食物的吞咽,因为食管内自动收缩和扩张的肌肉能够把食物引到胃里去,而并非要借助重力的作用。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好像天生就具备了进行航天活动的潜质。
失重综合症
在航天过程中,失重也会导致感官感觉的暂时性缺失,特别是味觉和嗅觉,进而使得在太空中食用食品与在地面上有了很多的不同,也使得辛辣食品比较多的出现在了宇航员的菜单中。另外,在飞船中喝碳酸饮料,液体和气体就会在胃里分离,宇航员饮用的时候就会打嗝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啤酒、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食物都需要经过某些程度的改善来最大程度的提升航天员的舒适度。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处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