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国的本质”扯谈到“私企的本质”》
----引用﹕
“由于郡县制的帝国在本质是只有一个人的贪欲是合法的,而且这个贪欲受到地理自然与人力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因此中华帝国历朝历代的对外扩张都是有节制的,整个帝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有一种和平主义的传统。这就是所谓中国历来爱好和平的内在因素。”
读完上面那段文字后脑子里却联想到私企的某些现象……顺手记录如下﹕
一家企业若只是老板一个人的“挣钱工具”,那么这家企业在经营上的首要任务就是挣钱并确保其稳定的挣钱功能。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老板并不太看重,老板要的仅仅是确保企业的持续挣钱而非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老板对员工总是强调什么责任心、奉献精神之类的空话,但对员工的职场生涯和职业前景却闭口不提。即便有所承诺,要么是画饼充饥的谎言,要么便是因为、所以之下的难以兑现。所以在各行各业中,才会有那么多企业虽然长期不见成长但却总是长年存在的现象,在这样的企业经营理念下,也才会有许多打工仔虽然长期为企业卖命却长年不见成长,最终仍停置在温饱级职业水平上的普遍现象。
人事制度对于在这样的企业而言,它首先不是看你的潜在价值,而是看你的“即实性”能力所带来的挣钱效率,这是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中所没有的理念,仅仅是中国私企所谓“中式管理”的内在本质。
某些企业老板常常把所谓‘仁理性’挂在嘴边,并以“仁理性”的名义干涉或阻碍企业的管理规章,貌似充满着以人为本的道德心肠,但其内涵却是为了安抚员工使其能安心卖命下真实的谎言。
“为了挣钱,便可以不择手段或跨越底线”,因此,昔日多少总带点梦想或怀着景愿的团队,如今却越看越不象一个团队,更象是一个团伙了。这就是在许多私企老板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下强调的“目标管理”形成的职场生态的的扭曲与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