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南京出台楼市激励计划“曲线救市”


谢逸枫:南京出台楼市激励计划“曲线救市”

   导读:2012年7月23日下午,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上公布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南京市政府明确了表示要“加大公积金政策对首次购房和保障房的支持力度”。意见显示,未来南京市政府将加大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安居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南京列入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年底前发放10-20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对住房公积金缴存者首次购房家庭给予公积金贷款支持。

   在该意见中,明确表示南京市政府将积极支持人才住房消费,入选“321”计划的人才,正常缴纳公积金的可优先享受公积金贷款;首次购买自住商品住房,视同南京户籍,并可按五年内个人所得税市以下留成部分,给予购房补贴。所谓“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即:用5年时间,大力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重点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加快集聚100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按照《意见》的说法,这3000多名引进人才在购买首套商品房时将不会被限购,同时还将有一定数额的补贴。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如何看南京市政府积极支持人才住房消费的“321”人才计划?

   谢逸枫:地方政府早已经“扛不住”了,即使当前处于中央房地产调控紧要关键期内,放松调控成为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吃紧与经济下滑局面及税费收入负增长、去商品房库存、减缓开发商资金压、促进销售成交、助推楼市回暖等出手救市最好最无奈的办法。南京出台《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目的就是促进房地产个人住房消费,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毫无疑问,南京楼市激励计划是彻头彻尾的“曲线拯市”新政,具有触碰限购红线的嫌疑。显然是有备而来,意在拯救楼市,而非人才储备。所以,南京政府“稳楼市托房价”的企图非常明显,手段比较高明,目的是避免触及中央房地产调控底线而被叫停。

   记者:意味着什么?

   谢逸枫:地方政府受困于GDP和财政及库存等房企的压力,将倒逼房地产调控放松,意味着的中央房地产调控不放松不动摇不反复的决心再次面临考验。

   记者:是否被叫调?是否会引起周围城市效仿?

   谢逸枫:南京楼市人才“曲线拯市”新政被叫停概率极小,主要是未触及到中央房地产调控红线和放松幅度相对小及不会导致投资投机炒房需求入市等未直接放松限购政策。另外是考虑到地方政府确实存在难处,况且符合中央房地产调控中关于支持刚性需求购房的规定。因此,中央政府应该会默认南京楼市人才“曲线拯市”新政。

   谢逸枫:人才“曲线拯市”新政作为刺激房地产消费的变相限购政策,一旦获得中央认可,估计会引起周围城市甚至全国各个城市纷纷效仿。以创业人才之名,行放松限购之实,达到人才“曲线拯市”之目的。

   记者:对南京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是否会引起房价大幅度反弹或暴涨?

   谢逸枫:人才“曲线拯市”新政犹如南京楼市“如虎添翼”,是一个非常利好的重要新政。一是有利于加速销售回款,缓解房企资金紧张局面,增强房企抵抗调控长期化的耐力,恢复后市信心。二是有利于去化商品房库存,消除房地产泡沫,稳定南京楼市。三是有利于释放市场更多有效刚性购房需求,促进销售成交,推进楼市回暖。四是有利土地市场回暖,增加土地和税费收入。五是刺激潜在市场购买力,增强购房者入市决心。

   谢逸枫:人才“曲线拯市”新政不会导致南京房价暴涨或大幅度上涨反弹。一是限购和限贷政策依然未放松,缺乏调控实质放松基础。二是南京商品房库存量巨大,而新增商品房供应也大大,在供大于求局面下,缺乏市场暴涨或反弹基础。三是房企资金整体处于紧张局面,以价促量依然是当前主要策略,缺乏涨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