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中央部门,270个所属单位,预算支出1460.24亿元,其中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账务处理等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43.94亿元……
在今年6月底,由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1年度审计报告》中,审计署共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一年一度的“审计风暴”再次迅速刮起。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目前的审计报告中,“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这一部分明显缺失,而是代之以更温和的整改建议。温柔的建议整改,无法对审计对象构成强有力的约束,观察历年的审计报告不难发现,一些部门在“屡犯屡审”之后依然“屡审屡犯”。对于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违规行为,公众除了感到无奈,更多的是渐渐习惯了一年一度的“审丑疲劳”。
对此,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杨肃昌认为,“做好对审计报告披露问题的行政问责,是加强审计报告监督力度应该深入的方向,而完成行政问责的主体应该是全国人大。”杨肃昌认为,在必要的情况下,人大应该要求审计报告披露问题的部委负责人参加听证会,接受质询;对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问题责任人,应该建立请辞制度。
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教授郝振平认为,“现行审计行政体制的好处在于它建立比较迅速,很快就能开展工作。而且审计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都在国务院的掌控之内,国务院能支持审计工作很快展开。”
但他同时表示,这种体制在审计独立性上存在明显的弊端。他认为,这是政府内部审计监督,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外部审计
这样的内部审计导致了官员违法成本低,违法后有办法摆平,造成官场腐败和黑暗,越来越胆大和猖狂,有机会就会捞,没有机会就会创造机会来捞,大家都是不捞白不捞,因为国外有个“加拿大”,我们有个“大家拿”嘛,这样的制度只有傻子才会不捞!这样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当官的违法犯罪后还能逃避处罚和制裁,逍遥法外,有的还能继续当他的官,这样的状况又如何能树立国家和政府的高大形象,如何有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我们是新时代新世纪的地球公民,追求的民主和法制的社会,这样的情形除了封建社会那种“刑不上大夫”的腐朽制度下才会有的啊,我们不是社会主义吗?怎么比起那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未见高明和优越,倒是我们的权贵们一个劲的往那个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制度里面叛逃呢?如果我们的国家和政府继续刚愎自用,掩耳盗铃,后果不需要我们大家去预测,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路上有几道坎就会停止不前的!
我们平民百姓其实这样来关心和批评,无非是爱之愈深 责之愈切,就像恋爱中的人一样——爱之愈深恨之愈切!我们古人尚且能够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们现在发展到如今难道还要开倒车吗?真的不希望再出个屈大夫,再有个端午节!楚国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楚国亡一遍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