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政府债务问题一直炙手可热,先有美国债务引起轩然大波,后有欧洲债务持续发酵,导致欧元危机,政府债务几乎成了高风险的代名词。
美国和欧洲的债务问题都说明一个道理:债多人就愁。
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投资计划,随后各地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为了“抢抓”机遇搞建设,2009年各地都是狮子大开口,借了很多债,由此引发人们对地方债务的种种担忧。
地方究竟借了多少债?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审计署在2011年6月,动用4万人力,对各省市县2010年的地方债进行了审计。根据审计署的报告,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
出于风险防范,2010年初,银监会开始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放贷。据人民银行发布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从2009年的50%以上放缓至2010年的20%以下。到了2011年地方借债已经很少了。2011年,地方新增债务仅3亿,其中新举债21536亿,偿债21533亿。3亿元在以万亿为计算单位的债务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到2011年底,我国地方债务余额还是10.7万亿元。
面对10.7万亿的数字,有人提出质疑,但我认为基本上可信,与此前银监会、人民银行的数字差不多。再说,这些年审计署的信用还是有口皆碑的,从重大项目违规招标到商业银行违规放款,从三公经费到高铁经费,从保障房建设到国有资产管理,从救灾经费到财政资金的审计,都是审计署把问题公布与众,如果没有审计署,各种问题还都蒙在鼓里。
有人凭主观臆测地方政府债务是天量的数字,错得太离谱。比方说,“地方政府总负债已经突破111万亿”就错得太离谱。要知道截止2011年底,我国的广义货币M2(现金加上存款)总共只有85万亿,即使是全部借给地方政府也没有111万亿。以长沙市8292亿元投资计划来推算政府贷款,也会错得离谱。“长沙市政府对外发布2012年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额达8292亿元。”这是长沙市向社会推介的项目,主要是为了招商引资,告诉外界,长沙市最需要这些项目和重点支持这些项目,并不是长沙市用财政资金投资这些项目。像这样的发布会,长沙市和其他各市每年都会做。8292亿项目实际能落实10%就不错了。顺便说一下,对于GDP数据,地方愿意往高处报,GDP高意味着政绩大;对于财政收入,地方都愿意往低处报,留点钱给自己用,报高了自己会没钱,不可能从外地用钱买税来充财政收入,这是基本常识。
债借多了都存在风险,地方债也有风险,但目前还在可控范围内。我国地方债余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6.9%,加上中央政府的债务,我国政府性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不到50%,远低于发生债务危机的欧美国家。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接近100%,希腊达120%,债务控制得好的德国也占83%。
我国地方债务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不同,我国的地方债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国家债务主要投向社会保障。
在地方债务中,风险较高的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形成的债务,也就是城投债,城投债占比26.8%。城投债券主要用于城市给排水管网设施、道路、桥梁、燃气、热力、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城投债属于“准市政债”,有收益回报,投资回收期较长。
为了防止地方滥发城投债,国家发改委规定,如果一个地方的累计政府性债务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超过100%,就不得再新增政府性债务。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10.3万亿,地方再新增城投债的潜力不大。
在各级贷款中,风险较高的是县级债。审计结果显示,到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9710.68亿元,其中,省级8826.67亿元、市级26845.75亿元、县级14038.26亿元,分别占17.76%、54%和28.24%。县级所占份额也不算太大,只要处理好,就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
对于地方债务如何处置?部分公益性项目,中央政府可能直接就还掉,比如,与9年义务教育相关的债务,中央政府2011年从财政预算中就直接拨款支付了。城投债可以用未来的收益偿还,也可以及将城投债证券化、打包出售给私人部门或通过债券市场发售出去。如果实在经营不善,像云南城投,可以通过变卖经营性资产和出让经营权偿还。
从长期看,解决地方债务还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增强偿债能力。今后地方债还会发行,但是要纳入规范化管理,列入财政预算和决算,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地方政府债务有多大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