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折射经济困境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连续十周的下跌已经超过了2008年的情况,进入6月份以来,主要产煤省坑口价大幅下调,下游主要电厂接收价也是在不断压低,各地港口库存爆满。
——目前,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为595元/吨,最高点曾经达到950元/吨。
——秦皇岛码头到处是一座座的小煤山,以前忙碌的场景都没有了,如今整个码头一片萧条。国内最大的煤炭集散地秦皇岛,码头变成了仓库。2012年6月18日,秦港煤炭库存涨至破记录的945.61 万吨,把800万吨的警戒线踩在脚下,接近了秦皇岛港1050万吨的最大容量。
——澳洲和印尼向中国市场倾销煤。这两个国家先前投资的煤矿产能已经投入使用,它们已经开始向中国倾销煤,这是关键因素;现在公海上漂的煤船,煤炭总装量有百万吨左右,如果企业亏损倾销,仍会对煤价形成压力。由于5万吨的船在码头的滞期费为1万多美元/天,在公海上漂的煤船数量很可观。
——自2011年年底山东省已经开始自主调整煤炭价格,目前华东产煤区煤价为国内最低。由于煤炭需求大幅下滑、煤炭产能过剩,而(山东)省内煤炭企业老矿居多,人力和产品成本压力较大,省内已有五分之一的煤炭企业陷入亏损状态。受煤价持续下跌影响,煤企成本税费问题凸显。
——自2012年年初,煤炭价格一路下挫,随着进口煤量的增加,6月份开始出现快速下滑,并致使煤价下滑趋势由港口传导到产地。目前煤炭贸易商停工现象蔓延,部分地区小矿停产。 一些煤炭行业单位开始放风,让职工做好10年前只拿百分之几十工资的心理准备,以迎接不可预知的“寒流”。
——现在,煤价仍处在加速下跌时期,平均每月下跌150元,因为大家都想大甩卖,因此,市场还没有出现止跌迹象。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90家大型煤炭企业出现亏损。目前内蒙古、新疆和陕西等地煤矿停产现象较为严重,山东和山西等地未出现停产现象,但相关产煤省已有变相限产迹象。目前内蒙古鄂尔多斯(600295)的300余煤矿中,有200个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陕西榆林70%左右的煤矿停产、半停产,这些停产和半停产的煤矿以中小型煤矿为主;山西、河南煤矿开工率均在五成左右,这种情况已持续1个月左右,且目前开工时间仍待定。
——如果进一步走低,很多贸易商都要完蛋了,本来就200来块钱的净利会被侵蚀精光。许多贸易商差不多所有的钱都压在煤生意上,如果价格还是一直下跌的话,又没有客户,他们就彻底完蛋,不光本钱收不回来,所借银行的钱和亲戚朋友的钱(部分是高利贷)也收不回来。在对后市预期悲观情况下,不少贸易商选择了“割肉”,“割肉”行为已经从贸易商蔓延到煤矿企业。
曾经是“电找煤”,如今是“煤找电”,煤炭市场的主导权已由卖方转变为买方了。用煤大户减少了需求量,导致了煤炭卖不出去。但真正的原因却是钢材市场不振、用电量下跌、雨水充沛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煤炭市场。武钢养猪,是因为生产钢材已经无利可图。其他钢企也陷入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