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策管理的大智慧!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与企业共生的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企业只有在竞争中才能生存和了展。要竞争就要有管理,要竞争就要有整体的战略。新经济时代是一个需要管理的时代,新管理时代更是讲究战略决策的时代。企业老板的经营理念对于企业战略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十世纪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有着这么一段话:“造成一些政策未被采纳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即得利益,而在于决策者成为观念的奴隶,不知道还有其他更好的战略决策”。同样,在公司的日常经营当中,公司战略的失败大多起源于经营者错误的观念和想法,导致企业越做越难,离成功越来越远,所以战略决策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战略决策是企业领导者的首要职责。招行行长马蔚华曾说,决策力就是领导力。诺基亚由于错误的战略决策,痛失长达十年的手机冠军宝座,如今陷入困境难以自拔。如何有意识地避开战略决策中的“六不”陷阱,即不见泰山,犹疑不决,不愿止损,充耳不闻,用心不专,视而不见,有效提高战略决策的质量?从那些因决策失误走向衰败的企业身上我们能得到哪些教益和启示?
战略决策从表现形式来看,是一份份文件,一份份会议纪要,真正的决策过程是充满了火药桶的味道。战略决策是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的决策。一般多由高层次决策者作出。战略决策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它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战略决策是战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起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官网:www.tanxiaofang.com)老师表示,战略决策三要素是指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影响战略决策的因素,即战略背景、战略内容、战略过程。战略决策的步骤可分为战略定位决策、战略指标决策、业务战略决策三个步骤。
在紧急时刻,我们往往缺少力挽狂澜的气魄与机智的决策,糊里糊涂地踏上一条离目标越来越远的路,仍沾沾自喜地认为这是脱离困境的正确选择。我们被纷繁复杂的世界搞晕了,看不清最本质的问题,只去抓一些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结果当然很糟糕。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只有抓住最核心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使个人、团队、组织与企业赢得成功。决策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的决策能力不是在偶然中进发的,也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它需要从我们成长的环境中培育:家庭、学校和职场。
每个人都是个决策者,日常生活的各个面向都需要做决策。尤其对身为主管的人来说,做决策的目的,就是要能够把事情做好──透过别人来完成某些事情,产出想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想要有更好的结果,就需要做出更好的决策;而想要做出更佳的决策,就需要做更多的思考。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许多决策,作为一个管理者,更是如此。管理者的级别越高,做的决策越重大。决策越重大,其影响就越深远。如果重大决策出现失误,那无疑会使员工的努力付之东流,使企业的财力、物力都遭到损失。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100个行动也无法挽救1个错误的决策。欢迎参加谭小芳老师的科学决策课程,她将教您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商业和个人决定。
决策、决策、决策……为什么总也找不到最佳的答案?玩扑克牌时,什么时候应该弃牌,什么时候应该追加?为什么多数人会为了10英镑而拒绝下注,但同时很多人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创建自己的公司?为什么有些人迟迟不愿放弃每况愈下的经营项目?到底扑克牌游戏与商业决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管理者如何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制定决策呢?制定决策时我们经常抱有哪些偏见、犯哪些错误?了解这些后,我们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当中,更好地制定决策?针对所有这些引人思考的问题,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通过商界案例还原真实的决策艺术,寻找完美科学决策。
根据实践分析,决策失误大都是决策制定人过于情感化,制定决策没有科学分析,没有程序限制,仅仅凭拍脑袋发掘灵感进行决策所致。尽管可能有人会说,他的决策都是根据他自己的不同时刻的性情和情绪,莫名其状地产生的灵感进行的,但也有好多次歪打正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话也可能是真的。相对于一次、两次的决策,拍脑袋拍中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一个赌徒,一次、两次,甚至十次、八次都碰上了,这也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保证永远都不错。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说凭直觉灵感进行决策,曾取得一定效果,就夸大通过这种方式制定决策的价值和意义。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这种凭直觉灵感进行的赌徒式决策,最终败北却一定不可避免,近段时间,我就有如下关于决策的思考:
1、我们决策时要考虑后果。在市场环境下,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往往会带来一连串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后果。管理者的决策会对其组织成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往往决定着企业或组织的兴衰存亡。2、多数情况下,处于市场中的企业或组织会受到“关联方”的影响。例如,母、子公司之间存在无法摆脱的裙带关系;总、分公司之间存在着连带责任,属于关联方;企业与客户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联方关系……在市场中你会发现许多关联方。请当心,你的“关联方”有时也会在有意无意之中把你“拖下水”。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决策时也正是这样做的。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即同样是苹果,其实种类是很多的: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脆,有的面;有红的,有青的。如果一个人本来爱吃又甜又脆的“红富士”,却偏偏拿起了又面又酸的“黄香蕉”,且一吃就吃了一辈子,对这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对婚姻来讲,就像有些人所说的,选择了一棵树,就要放弃整片森林。
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在2000年网络最火爆的时候,投资FM365网站超过1亿元人民币,决定运营门户网站,TCL董事长李东生2005年投资法国汤姆逊,顺驰地产董事长孙宏斌2005年决定百亿规模扩张,后来都证明这些决策都是错误的,惠普前总裁卡莉坚持收购康柏,让“惠普之道”转型,今天看来不失远见和正确。由此进一步说明,一个成功领导者,必须有决策的勇气和魄力,必须有承担决策失败的勇气和魄力,必须有正确决策的能力和素质。
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就象一棵树,树杈长在树干上,树枝长在树杈上,树叶长在树枝上。树干问题是树的基本性问题,树干长歪了树杈、树枝、树叶都跟着歪,树干长正了树杈、树枝、树叶都跟着正。对企业发展中的树杈、树枝、树叶性问题决策错一点不会出现大问题,对企业发展中的树干性问题决策错了就会蒙受重大损失。
谭小芳老师见到许多领导事无巨细都要谋划一番,这种工作精神可佳,这种方法却是不科学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受精力限制根本谋划不过来。这跟我们受古人一句话的影响较深有关。古人说:“凡事谋定而后动”。这句话就不科学,因为它没有区分大事、中事和小事一律让人谋划。在一个企业,树叶性的问题数以万计,树枝性的问题数以千计,树杈性的问题数以百计,树干性的问题可就不多了。上面已经说到,树干性的问题虽然不多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对古人的这句话做一下修正,即修正为“凡大事谋定而后动”较好,修正为“凡大事谋好而后动”就更好了。谋好就是要做到科学。好决策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领导者或经理人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对一些事物做出分析、判断和决策,不少经理人比较注中效率,希望能够以雷厉风行的风格帮助企业尽快拿出方案或者计划。在谭老师的咨询生涯中遇到过不少因为计划制作的不够周详而导致企业受到损失的案例,也遇到过不少因为太过谨慎而失去了市场机会的实例;经过总结,这些朋友基本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一有什么想法就立即付诸实施,但在还未经过对所考虑事情周密考虑,俗话说冲动是魔鬼;第二种就是悠悠哉哉推迟或者根本就不做出决策,都是不好的现象。
总之,光是了解制定决策的流程还不够,还要持续而坚定地应用自己获得的经验,才能真正有所获益。能够持续应用,未来自己作的每项决策,才都会是成功的决策。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决策之难有时难于上青天。很多东西,总也无法完全掌握,无论思考多细,布置多周,总有想不透的一环,总有意外在等着你。但科学细致的思考会让你事半功倍,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