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行(12):灵隐寺
7月18日,杭州。
走出岳王庙,前往灵隐寺。
我对名山倒是历来向往,对名寺或者显庙却不见得兴致浓厚。在我的观念,大庙与小庙,名寺或平寺,原本就不该有什么区别。如果佛或者菩萨都有了分别心,信仰似乎就没有意义了。想到灵隐寺似乎与那里求佛的灵验或者香火的旺盛无关,而仅仅因为那是杭州最大最有影响的寺院。
最让我欣喜的是飞来峰上那些依山开凿的石刻佛像。这些自五代十国之后雕刻的佛像,有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佛像大多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端庄肃穆,有的生动滑稽。同我所见识过的敦煌或者莫高窟的佛像相比,飞来峰的佛像不仅保存完整,而且类型丰富形象饱满栩栩如生。
从飞来峰顶下来,已是一身大汗。又征服了一座山,尽管不高,但还是感觉到一些满足。接着去参观永福寺。行前没有做太多功课,对永福寺基本上没有什么了解。永福寺应该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沿着缓缓的山坡一层一层往上建筑,每一层又都是一个独立的建筑群。越往上走,树木越加高大,森林越加茂密。一路上,有泉水在小溪里潺潺流过,有小鸟在枝头婉转欢唱,好一个清凉世界,好一个世外桃源!
寺庙里似乎没有什么香火,僧人对于劝说劝说香客敬香也热情不高。僧人们好像都去搞文艺活动去了。在一座大殿里,正在展出的是佛教题材的摄影作品,水平相当之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就出自永福寺僧人之手。
相对而言,灵隐寺的香火要旺盛一些。进入大门,虽已是下午四五点钟,敬香拜佛的香客还是摩肩擦踵络绎不绝。灵隐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壮观而豪华。其大雄宝殿高达三十几米,而其间的释迦摩尼莲花坐像高达24.8米!
沿着陡峭的台阶上山,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华严殿,庄严而肃穆。药师殿之侧有济公殿,那济公的塑像与电视剧里的形象颇相似。这似乎是寺庙娱乐大众的一种形式。从华严殿下来的时候,看到有僧人向大雄宝殿集中,接着听到沉闷而洪亮的诵经声传来。走进大殿,才发现是僧人们在朗声诵经。似乎是在做功课,但更多地具有表演的性质。带头僧人面前有麦克风,那诵经的声音显出有些夸张和修饰的意味。这种表演看不出有多少庄严,也不能给游客或者信众多少震撼。
前些天在网络上看到各地名山大寺争相上市的消息,又看到厦门普陀山僧人抱怨社会地位下降。商品化的力量实在强大,它可以对一切事物定价,将其挟裹进市场,接受市场的切割和蹂躏。名山大寺一开始可能还是主动介入市场,通过市场获取某些经济利益。当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市场化将不能遏制。名山大寺最终会失去主动性和操控力,而成为市场操作的玩偶。最终,名山大寺将成为商场或者煤矿一样的纯粹的经济活动场所,真正的信仰追求者将失去最后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