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高士儒雅丁文
吴小兵
2005年6月13日,新华社记者边江在《“茶学究”丁文》开篇写道:一部评说“中国茶圣”陆羽的30万字学术专著《茶魂》,新近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这个老丁,他非要把中国茶文化的学问研究出个名堂来!”有人这样评说丁文,于是他就多个“茶学究”的雅号。
丁文本名阙庭恕,属龙。1940年11月22日出生于陕西省紫阳县。供职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陕西省茶叶协会专家组成员,曾担任安康地区作协副主席、秘书长以及安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职务。
丁文的经历很简单:就是读书、教书、著书,一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与文学结缘半个世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著书立说,同时为单位和朋友编编写写,笔耕40余个春秋,以1300万字的骄人成果,赢得“高产作家”、“文章快手”等赞誉。
丁文是以知名作家的身份进入茶文化界的。著名茶文化专家、江西社科院
丁文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步入文坛,在文学创作、地方文化研究、茶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皆有建树。共发表作品约800万字,包括小说、故事、戏曲、散文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出版各类专著15部。其中属文学及地方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作品有《笑看人生》、《丁文精短作品选》、《夜半不速客》、《写作手册》、《安康艺文大观》、《安康造型艺术》、《安康文学史话》、《激战牛蹄岭》、《安康传奇》、《陆羽大传》、《安康县志·人物篇·艺文篇》、《神医华佗》、《女推销员之死》、《丝路艳谍》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安康艺文大观》和《安康造型艺术》、《安康造型艺术》将一地数千年文学艺术和造型艺术进行了系统梳理,份量厚重。著名诗人和歌词作家党永庵称誉他执笔撰写的《安康艺文大观》是“地方文化的万里长城”。他执笔撰稿的《安康县志·人物篇》为方志专家“心服赞羡”,誉其“出手不凡”。主编或参与编书10余种,约550多万字。作品风格率真幽默,以题旨厚重、语言晓畅、情节曲折、乡土气息浓见长。兴趣广泛,涉足文艺各品类皆有不凡的表现。有6部作品改编为影视剧。40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地三级创作奖。60余件作品编入文学结集和各种选集。入选150余家名人辞典。陕西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称誉他:“以个人微薄的力量和自己半生的年华,竭尽全力来校正中华文化一种久远的倾斜。”陕西省副省长王寿森在《打开一座艺术宝库》一文中激动地写道:“
丁文出生地紫阳县是古老的茶区,他对茶的那片情愫根深蒂固。他不仅生在茶区,还生在茶人之家。儿时最深的印象就是家里一年到头进进出出的茶客,言谈话语不离茶,地上摊着茶,包里装着茶,楼上堆着茶。当他骚动于母腹之时,便已饱闻了茶之芳香,呱呱坠地来到了茶的世界,此后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秋,陕西旅游出版社资深编辑
继后,1999年底出版了《茶乘》一书,丁文在书中精辟地指出:“中国茶道负载着儒、道、释三教文化的内涵,中国士子创立和发展了中国茶道并以茶道为心灵的宗教。”全书以36万字的篇幅,博古通今、旁征博引,详细论述了茶道与宗教的关系、茶道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三教茶道美学,将茶道学的研究提升到更深层次。我们可以从此后见于报端、杂志的文章和专著中见证《茶乘》巨大的学术影响。
丁文做学问一贯以勤奋严谨著称。他跑茶区、翻古籍、参加各类茶文化学术研讨会,与茶农、茶商及茶文化专家学者促膝探讨,深思熟虑潜心钻研,奋笔疾书反复修改,数部书如奔赴腕下。1997年中国茶史断代研究的力作《大唐茶文化》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全书约26万字。这部书以唐代大文化为背景详论大唐茶文化的方方面面,展现唐代茶文化的气象和神韵,综论大唐茶人的价值取向和唐茶道的形成、流派及文化特征,揭示大唐茶文化内在的发展机制。该书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
2001年丁文出版了区域性茶文化专书17万字的《紫阳问茶》,这部书的面世大大提高了紫阳茶的知名度,有利于培养紫阳茶的消费群体和提升紫阳的茶产业。
唐代陆羽写出了世界闻名的《茶经》,被誉为“茶圣”。丁文认为,研究茶文化,就不能不研究陆羽。他从《全唐文》中的《陆文学自传》等典籍中汲取营养和启发,以学术研讨为基础,并“以一个小说家的感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写出了48万字的传记小说《陆羽大传》,2003年4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史称的“盛唐气象”为文化背景,在尊重历史、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的大前提下,运用想像和推理,演绎陆羽一生的经历,塑造了他出身寒微而志在高远的胸襟,褊躁任性而又守信义、重然诺、善诙谐的鲜明个性,一个半儒半僧、半官半民、亦庄亦谑、才华横溢、执着于事业的古代士子形象跃然于纸上。两年后,作者将其改编为52集的电视连续剧《茶神情史》,等待机会投入拍摄。浙江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董淑铎在为此书的《跋》中称:“我想,此书一定可以与茶圣陆羽一道,传之后世,垂之千古。”评论家称此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楚庄《真实之上的艺术》)。2005年2月陕西的纯学术著作,围绕陆羽一生的经历,分身世、游历、隐居、友情、茶具、茶艺、品水、事业等9章,引经据典,夹叙夹议,展示了丁文研究陆羽的最新成果。在“陆学”研究领域,这是第一部最具规模的“陆学”研究专著。
丁文奉献给中国茶人的是“丁文茶文化系列”,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湖北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欧阳勋撰文说:“难能可贵的是这几部书大多是原创性的学术专著,每部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精心研究茶学的丰硕成果,”如今“提起
近两年,丁文以日均一千字的速度笔耕不辍。25万字的《陕西茶文化》、25万字的《茶艺师第一读本》业已杀青,即将出版。每年还要完成几家杂志社的约稿,为几个大型茶学研讨会提交有份量的论文,同时兼任几家公司和茶文化协会的顾问,参与其中,为其出谋划策、撰写宣传资料。无论是本地区、本省和全国的茶文化活动,他都是积极的参加者和建言者。他近些年比较关注地方经济,常为茶行业的经营者搞文化包装和营销策划,成为业界人士的良师益友。当他出版第一本茶书时,一位社科院的所长得悉他是在基层文化馆工作时,感慨他是“在金字塔下做学问的人”,那意思是纵燃起一堆熊熊大火,也很难辐射全国,因为不具备地位的优势和区域的优势。十余年里,作为粹然学者的
(作者单位: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