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中国官员“抛房潮”导致房价暴跌?


谢逸枫:中国官员“抛房潮”导致房价暴跌?

   导语:中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这两个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二手房成交量明显增长。与此同时,“房叔”“房姐”甚至“房祖宗”不断被曝光,这两天,又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上海、北京、广州等多地出现公务员紧急甚至降价抛售豪宅的现象,再次引发百姓的关注。近期,多地开始试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广东规定,从2013年起,如实填报个人家庭财产,投资经商等情况,凡瞒报财产,将一律先停职再调查,有分析认为,正因为如此,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官员们,才赶紧将名下房产脱手。2012年12月25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度工作会上传出消息,住建部即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通知》。并在2013年开始考虑逐步扩大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覆盖范围,最终将联网覆盖到约500个内地地级市。

   报道称,全国有11个地市抛售最严重,分别为南京、上海、杭州天津、沈阳、厦门、南京、福州、济南、广州、深圳、成都,其中官员抛售豪华住宅最厉害的是广州和上海,分别为4880套和4755套,福州和济南以1240套和1210套居末位。而别墅则以杭州412栋居首,天津112栋垫底。这两天,媒体关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公务员抛售房产的报道特别多,昨天媒体报道北京麦田房产在网站上发布“8套政府优质资源房”,位于北京海淀五棵松附近紫金长安小区,单价近7万元/平方米,每套售价都在千万以上。今天又报道称上海公务员降价百万抛售豪宅,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公务员房”降价幅度高达20%。之前,还有媒体报道中纪委向中央通报“反腐败斗争工作的新动向”,去年11月中旬以来,大陆45个大中城市出现一股抛售豪华住宅、别墅等新动向。为什么社会上如此关注?信息是否属实?有这么多官员在抛售房产吗?为什么会出现官员抛房?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公务员抛房’之所以引发关注,主要是因为直接触及公众一直最关心的官员财产和‘住房腐败’问题。特别是各地不断曝光的拥有十几套乃至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房所”、“房局”、“房市”、“房爷”、“房帝”、“房孙”、“房祖宗”、“房叔”、“房婶”、“房嫂”、“房妹”、“房姐”、“房哥”等现象,激起老百姓内心的愤怒。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认为,近期全国多地冒出“公务员抛售房产”消息,不排除有小部分公务员受到反腐力度的压力,变卖上手的房子套利的现象,不过,大部分传闻疑似炒作。一方面是相关部门也予以否认。另外一方面是究竟有多少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三是今天地方纪委与中央纪委已经辟谣。譬如上海市纠风办官方微博称,近期网上反映中央纪委通报上海公务员抛售房产的信息,上海纪委没有接到过中央纪委的通报。经向中央纪委了解,他们没有发布过这一通报,“上海官员已抛售豪华住宅4755套”信息不实。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分析,“官员抛房”主要是受到中央反腐力度加大,官员内心恐惧的影响。一则财产公示的推进。二则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工作的推进。三则反腐的案例不断爆发。四则房产腐败与情人及二奶反腐的现象越来越受到老百姓关注。五则二个户口与四个户口及八个户口等多户口现象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决心大。

   2012年底到2013年楼市明显回暖,这两个月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二手房交易尤其活跃,房价也不断走高。如果这里面真是有一些官员抛售住房,会导致一手房价暴跌吗?住建部曾于去年介绍,将于去年6月底前实现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住建部的联网。此外,“各省区市及其他城市也在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争取2013年实现全市、全省联网”。有些官员抛售房产其实再给我们提示更应该加快反腐的步伐,而具体到房地产市场,就是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工作应该加速推进,去年年底,住建部说,未来要有500个城市联网。这能不能很快实现?为什么对外宣布已经在去年6月30日完成的全国联网,时至今日却依然停留在“只闻楼梯声”的阶段?令一些人寝食难安的联网究竟能否发挥“反腐神器”的作用?是否联网、何时联网?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指出,一些官员抛售住房不足以让中国楼市崩盘与房价暴跌。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认为按照国务院要求,住建部在2010年下半年就启动了40个城市的个人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40个城市包括主要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以及大连、宁波、无锡、苏州等楼市“热点”城市。按照住建部的计划,去年6月份40个城市就能实现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但直到今天,到底哪些城市进行了联网也没有正式公布。仅从住建部在推行“联网”的时间表上就可看到这一举措在实施过程中的难度。事实上,在2011年年底就应实现40个城市联网。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复杂性,住建部后来把40个城市的联网时间表推后到了2012年6月30日。去年7月,在最后联网截止日后,住建部官方媒体《中国建设报》透露,完成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的城市已经超过了40个,总量约为50个城市。但选择哪40个城市作为一期联网城市却没有定论。按照上述媒体的说法是由住建部领导确定后,上报国务院。自此之后,40城市联网便再次石沉大海。

   直到2012年12月底,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即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通知》。2013年,住建部将继续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编制和实施好住房发展和建设规划,并开始考虑逐步扩大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覆盖范围,最终将联网覆盖到约500个内地地级城市。然而,北京地方主管部门和住建部相关人员两方面都表示没有进一步信息可以公开。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曾提出,“部、省(区)集中的信息数据只做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不提供查询服务,查询服务仍按现有的规定实行属地查询。各市县主管部门要消除顾虑,积极主动按要求上报数据。”住建部一直在强调数据采集坚持安全第一,并要实行系统使用、维护、管理实名制度,以此来安抚地方对信息安全的担心,但地方依然忧心忡忡。住建部、各地住建部门只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不设立查询端口。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目前住房信息联网的范围有多大、联网联到什么程度,政府未给出明确的说明。一旦要推进个人住房信息深度联网,就需要事先进行完备的制度设计,制定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官员的财产公开,应该进一步加快进行探索。今年2月1日,我国将实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将个人信息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其中,对个人敏感信息,需要建立在“明示同意”的基础上,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须首先获得个人信息主体明确的授权。只有这些顶层标准细化之后,涉及实际操作中的信息采集和联网才会更加顺畅。

   2012年7月4日,住建部主管的《中国建设报》报道称,联网的城市包括直辖市和除拉萨之外的全部省会城市,以及深圳、大连等楼市“热点”城市。记者按照这一概括总结了可能出现在联网名单中的城市。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省会或首府城市:广州、长沙、福州、济南、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郑州、武汉、海口、成都、昆明、西安、贵阳、西宁、石家庄、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南宁。其他热点城市:深圳、大连、宁波、无锡、苏州、厦门、温州、青岛、北海等。

   1月23日新华报道,中纪委、中办、中组部至去年12月中已经召见120多名现任高官打招呼,对话内容均为要求其家属停止抛售住宅、注销假名、匿名账号等。调控房产多年,未曾想到目前是村欲静而风不止,官员抛售房产风潮起,一方面正随着房叔、房婶、芳姐、房妹的曝光,拥有来路不干净的房产的人们尤其是官员,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另一方面随着房产信息联网的步伐加快,潜伏的房你我他们,争相夺路而逃。报道称去年11月中旬以来,大陆45个大中城市出现一股抛售豪华住宅、别墅等新动向,12月以来,抛售豪华住宅、别墅等情况继续扩大,更改物业业主情况数以百倍上升,状况空前。考虑到公职人员身份特殊、房产信息敏感,其卖房行为会有不同特点:一是往往不直接出面,委托他人出面处理;二是一人可能同时挂多套房源,或集中在同一家中介,或分散于多家中介;三是成交时会要求全额现金付款,以免通过银行走账留下痕迹。

   上海多家二手房中介表示,近期没有出现上述交易情况增多的情形。能拥有这些高档房产者,非富即贵,而也是他们在中国政治生态中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功能,在他们纷纷抛售的同时伴随着一个共同的现象,出售物业情况均以匿名、假名物业业主均要求以现金交易及隐瞒其真实身份。与此同时,出国不归的公职人员还在增加,2012年中秋和十一期间出境的公职人员有1100多人没有按时返回,其中714人确定为外逃。贪官外逃的同时,资金向境外流动也逐年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大陆非法资金外流是4120亿美元,2011年达到6000亿美元,2012年估计已突破10000亿美元。2013年的非法资金外流规模将达到15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