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河流域旱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应高度重视抗旱播种小麦


   近期黄河中下游优质小麦产区极少降雨,旱象严重,已影响小麦适时播种, 对策,应高度重视抗旱播种小麦

目前出现旱象原因分析

  9月22日,台风“天兔”将降雨云团頂向西北方。西北缺少较强冷空气,导致黄河流域地区至今几乎无降雨。东南的台风“天兔”云系缓慢北上,台风带来的降雨横扫两广,湘、赣。只苦了中部的河南西北部河洛地区,夹在南北两大云系势力的中间,几乎无降雨。








 

   今年 10月1日早晨华北有隆隆雷声:
    10月1日早晨6时前后,隆隆雷声在京城上空响起,上午,小到中雨。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

 2013 10 01 06:00   红外

 
 
    目前黄河中下游沿黄地区、华北南部、陕西东南部、河南北部黄河两岸、山东中部黄河两岸部分地区以及豫西等地区,近期极少下雨,旱象严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后天(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四)已是寒露,干旱已影响到小麦适时播种。
   10月6日,今年23号强台风“菲特”的成长壮大及步步紧逼,华东沿海将会迎来狂风暴雨将肆虐,浙江、上海、江苏及山东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

 而北中部地区却又远离降雨区域:








   全国
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结果表明:陕西东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部部分地区、江西东部存在轻至中度农业干旱。
    预计未来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和江南大部降水量偏少,
陕西山东河南江西等旱区无有效降水,旱情将持续到10月中旬,而冬小麦最佳播种期是10月上旬,农谚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后天(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四)已是寒露,干旱已影响到小麦适时播种。鉴于目前小麦适时播种的时节已到,土地干旱无法播种,而干旱少雨天气有可能再持续一星期到十来天,干旱已严重影响中原地区冬小麦适时播种为了不违农时,必须克服靠天等雨的消极思想,建议动员一切水利条件,全力开启所有罐区设施,水地要积极抗旱浇地,旱地要实行抗旱播种,或播后喷灌,力争适时播上小麦,确保明年小麦丰收。
图1 2013年9月30日全国
农业干旱综合监测图

 

  




 

 



图2 未来全国
农业干旱预报图




===================

    大家知道,农业历法是根据太阳的直射角度不同,根据日常生产生活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来表达气候的变换,进而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人们认为龍能够祥云布雨,人们祈求风调雨顺,这样才会获得丰收,让人们安居乐业。不管是上天布雨还是潜藏不出,都在人们心里留下许多神秘的色彩,于是,上天的许多征兆人人都非常的敬畏,上天的隆隆雷声,明亮的电闪,都成为与龍联系起来的迹象,我们就拿农谚做个例子。

    现代科学常识使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节点,譬如春分和秋分,这是太阳运行到赤道正上方,然后每日向北或向南移动的节点。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明显,南方温湿气流运行到北方,与北方冷干气流交汇的情况就显示出季节周期性。我们的先民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将这种规律与地面特定的旱涝情景相联系,创造出独特的农业历法和预测天气变化的规律。


   譬如说,春分时节有无雷雨出现,将预示当年的干旱或雨涝,流传有"惊蛰闻雷雨调顺,春分龍隆好收年" ,"春分雷鸣龍升天,定主雨顺好收年" 。"最怕秋分龍带闪,冬无雨雪遭灾难" 。"二月隆隆天鼓响,皇帝百姓喜洋洋" 。"九月若闻隆隆音,冬春大旱愁煞人" 。"九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这些谚语印证了古人对春分、秋分的节气与天气的关系,即春分时节的隆隆雷声主夏秋季节的风调雨顺,而秋分时节的雷声隆隆预示着冬天少雨雪。如果秋分以后再有隆隆雷声,就会有较长时期的干旱了。这些浓缩而形象的谚语,正是中华先民长期为生存而与大自然搏斗的结晶。
====
   

小麦丰收,滚滚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