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锐回来了


阿锐回来了

 

阿锐毕业一年了。

每个节日,阿锐都会打电话过来。

中秋节那天,打过好几个电话。我和雨燕去东湖赏月,电话放在家里。第二天电话过去,阿锐说一是要表达问候,二是要告知他准备国庆回学校见老师。

阿锐是我带的研究生中知识最扎实,最有学术功底的孩子。难得的是,他一直有着强烈的学术精神。每届研究生入学之初,我都要给他们安排学习计划,第一学期做什么,第二学期做什么,看什么书,读什么期刊……说实在话,真正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切切实实去做的,还只有阿锐。每一次读书会,发言最积极,见解最深入的,还是阿锐。每次布置的阅读书目,他都会认真完成;而且,他的阅读和思考还会大大超出我的建议。

从一开始,我就指导着他朝着攻读博士的方向努力。就学习能力和学术兴趣而言,阿锐是最合适的。我指望着阿锐在学术上能有所造诣。当他提出要入党的时候,我持保留意见。我希望他能够以一颗单纯的心来对待科学,我希望他在学术的道路上能够尽量保持独立性。我给很多学生都写过入党推荐书的,只是在阿锐这里我保留了意见。后来阿锐还是入党了。当他说入党是为了找工作的需要时,我就不能说什么了。有一段时间阿锐对毕业后是继续学习还是工作有一些犹豫,主要还是家庭负担的问题。阿锐在家里是长子,姐姐们出嫁了,家里的经济现在主要靠父母和在外打工的弟弟支撑。阿锐是一个特别自尊而且特别有责任感的孩子,将家庭的重担压在弟弟肩上,实在于心不忍。听他讲这些事情,我也认同,只是觉得可惜。

我也相信,这孩子做什么都做得好的。他聪明,踏实,认真,刻苦,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他学习成绩很好,为人处事也很受人欢迎,他在年纪同学里面有着很好的口碑。在老师们心目中,阿锐也是一个好孩子。阿锐长得帅,又是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质,这一点就很受欢迎。李老师对阿锐的喜欢程度,超过他带过的所有男研究生。

我对阿锐曾经有过误会,这是我至今还感到内疚的事情。毕业论文开题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阿锐似乎消失了。既不跟我联系,电话打过去又是停机。虽然我相信阿锐不会做什么不当的事情,相信他会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也相信他最终会写出一篇不错的毕业论文,但还是有些不放心。我相信他可以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但是我更希望他能够写出一篇质量不错的论文。阿锐的研究题目“新剑桥视野下的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化”是我拟定的,开题之前,就论文主题、结构、方法、材料等问题也跟他做了交流,他提交的开题报告我也仔细阅读过。但是,临近论文答辩还没有看到初稿,我开始着急并且有些生气了。

事后才知道,那段时间阿锐确实很忙很刻苦。准备论文,找工作,考证,而且还参加博士考试。之所以没有就论文的事情跟我进一步商量,因为他觉得开题报告已经确定了主题和结构,之后的事情就全部靠自己独立完成了。他想在论文完全成型并且修改得自己完全满意了再找老师。考博士的事情之所以没有与我通气,因为他觉得他考的学校不是很好,担心我会有意见。就后一点而言,阿锐大大地误解了我。事实上阿锐和女友一起考上了深圳某大学的博士的,阿锐因为考虑到家庭经济境况,放弃了博士学习,而是到深圳找了一家银行工作。了解这些情况后我有些内疚,因为我鲁莽地怪罪过了。同时我又很为他骄傲,不是因为他考得上博士而又主动放弃,而是因为他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我更为阿锐骄傲的是他的论文。答辩之前,阿锐的论文交过来了。说实在话,这是我指导过的硕士生论文中最出色的一篇。主题和结构、方法和材料、逻辑和论证,几乎无可挑剔。阿锐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确实深有体会,答辩过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全面且顺畅。最后,论文通过并被评为小组唯一的优秀。

春节前阿锐给我电话,说他准备春节结婚。因为我要陪老人过年,不在武汉,所以未能参加他们婚礼。我当然希望参加他们的婚礼,不是为了喝喜酒,而是为了送上真诚的祝福。

今年教师节,阿锐带着妻子回到武汉。我和几位老师终于喝到了阿锐的喜酒。阿锐妻子的硕士导师董老也参加了宴会。酒席上我们二人以亲家相称,其乐融融。

席间,阿锐说下午他要陪父母去丈母娘家。他这次回来的目的之一,就是安排两家老人见见面。这又让我有些感触。多好的孩子啊。似乎是曹操说过,养子当如孙仲谋。我想,如阿锐也很不错啊。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