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方案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鹿和狼的故事》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鹿和狼的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要理解故事不难,难的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维护生态平衡去保护环境。因此需要引导学生用各种学习技能去体验文本。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你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三、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策略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课前导入

1.       课件出示狼的图像,狼给你什么感觉?(凶残、狡猾。)

2.       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简介资料)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

教学活动2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思考题1: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自主学习。

4.交流反馈。

教学活动3

二、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汇报: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1)学生汇报:

2)教师归纳:

追问:什么原因使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

2.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眼中的破坏,他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汇报归纳:

4.       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教学活动4

四.拓展总结。

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同学快速阅读,体会着两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还知道这方面的事例吗?请你说一说。(板书: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

3.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