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这是一份生死契约。
但,就是这样一份契约,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那个里程碑的夜晚。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趁着夜色,走进一座破败的农家茅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夜晚,这18户农民,为了能填饱肚子,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催生了中国农村的一轮大变革;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夜晚,这18户农民,冒着坐牢甚至杀头的风险,签订了生死契约;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夜晚,从农村到城市,开始了中国伟大的、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
30多年过去了,小岗村的那个夜晚、那个农家茅屋,依然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在那份生死契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切地感悟到这18户农民的担当(出事了敢于负责任)、冒险(连坐牢杀头的风险都敢去冒)、创新(穷则思变,类似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精神。而这些精神,恰恰是我们企业家最需要的,也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维度。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