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20日,人民银行微博(@央行微播)连续公开央行运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调节市场流动性情况,且一次比一次详细。尽快受限于微博这种表现形式,但其传达的信息却相对充分。
19日的微博,说明了央行对于流动性的高度关注,以及不会坐视流动性匮乏引起的金融不稳。但"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的结语,再次表明了央行调结构,控总量的货币政策调控意图。
20日的微博,“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开章明义的向市场明确了传达了央行近期SLO操作的频率和强度,澄清了部分媒体和市场人士关于央行坐视流动性匮乏的猜测,稳预期意图明显。“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说明近期注入的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应已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说明金融稳定无用担心,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最后一句“提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表明了央行选择SLO的原因,救急但不纵容,金融机构必须调结构,实质性的再次向市场传达了调结构,控总量的货币政策调控意图。
央行通过微博传达货币政策调控意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通过微博发布信息,引导市场预期,增强了货币政策透明性和及时性,说明了央行更加开放、公开的理念。更加清晰的向市场传达货币政策意图,将有助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实现。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jrxw/20131220/191717704362.shtml
央行微博:http://e.weibo.com/u/3921015143?ref=http%3A%2F%2Fweibo.com%2F1406450405%2Fmyfollow%3Frightmod%3D1%26wvr%3D5#138758794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