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为何再提“18亿亩耕地红线”?


 中央为何再提“18亿亩耕地红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于闭幕当日晚间发布的会议公告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明确了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目标。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

早在2008年,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持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学术成果发布会24日在北京举行,其研究结论为,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而他们之所以炮轰18亿亩耕地红线的理由也近乎荒唐得可笑,例如“保护耕地面积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如果粮食不够吃可以到国际市场上去买。”等等。

可以说,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既是对错误言论的批判和修正,也更加坚定了中国老百姓过上体面生活的信心。诚如会议所强调的那样,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试想,设若我们连基本的耕地红线都保不住,有如何能做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没饭吃,就要饿死人,就要天下大乱,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要以粮为本,都把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当成头等大事。可是在过去几千年中,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才真正开始解决温饱问题。然而针对后来城市化进程加速,乱占耕地、浪费土地资源的事情愈演愈烈等等现象,中央才提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既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决策,也是对历史经验进行的科学总结。

诚然,如果没有保护耕地一说,城市的发展就不受限制,开发商用地就可以大大增加,批地的黑幕或许也能够有所减少,因而房价也可能有所降低。但是,没有了耕地农民怎么生活?现在的就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改善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奖近百分之八十的人生活在农村,没有了耕地,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就算粮食能够进口,但失去了自己的根本地全靠进口,我们又如何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温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这最基本的你都要依靠别人来解决你还会有尊严吗?你能有什么话语权?其他经济行业中国买啥啥贵,这难道不是因为对交易方的依赖度太高了而导致的结果?

在当年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学术成果发布会上,国务院三农问题专家通过国际市场购买的说法也曾进行了反击:“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中国如果缺粮,谁供应得起?!”我想是的,粮食是战略物资,要自给自足,我们国家的命脉怎可操于他人之手?看看当今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我们就会晓得,他们除了落井下石还会做什么?西汉贾谊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中国原本就是农业大国,设若我们连18亿亩耕地红线也保不住的话,还有什么资格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中国基本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后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关系到宏观调控效果,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到持续发展。任何无视和破坏这一决策的言论和行为,都是置中国百姓安危于不顾、危害祖国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荒谬与愚蠢!

(李吉明2013年12月25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