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镇的整体容量总是有限的,有限的空间范围和城市系统只能容纳有限的城镇人口,这就涉及政府对外来人员的选择问题。我们知道,一个社会要想正常运转就必须有各种行业、各种层级的人员,否则,社会系统就会运转失灵。长期以来,各地城镇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在引进外来人员时,往往对高层级的工种和人员大开方便之门,而对低层级的工种和人员则设置较高门槛甚至完全关闭大门。这就导致一些低层级的行业,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流动人员,无法像高层级的行业那样有着稳定的员工队伍。这样,一方面,使这些行业常常出现阶段性、季节性的“用工荒”;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这些行业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使其长期沦落为社会发展的短板。
如果城市政府在接纳外来人员时能够考虑到行业的比例关系以及各类人员之间的合理化结构组成,那么,服务员、保姆这类低层级工作人员的市民化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就一定会大为减少。实际上,只有从业人员结构的合理化,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系统正常运转。
合理的城镇化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