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究竟是‘经营’还是‘钻营’?(中)


我们现在究竟是‘经营’还是‘钻营’?(中)

------为何我们社会假冒伪劣比诚信经营更有效益的思考!

汪华斌

我们现在还有人不服气,为什么别人能成功而自己却不能;很多成功的人也在那里高谈阔论“社会是公平的”,而他(她)仅仅是因为获得资源而成功的实际却不谈;现在就连一些台湾的老板都知道,如果是在同一起跑在线上竞争;他们很多人是绝对竞争不赢大陆人,因为大陆人没有优惠待遇;是这种机遇造就了台湾人,所以他们那些淘汰的技术也能在大陆成功。

是啊!问题的症结何在,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是,我们建立的是一个多数人的共有资源能被少数人利用的社会;而我们却还在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来思维其合理性。人家是私有制,当然是合理的;而我们是全民所有制,却没有人考虑过是否合理;我们现在国有企业的利润不知道用在何处,这就是缺乏认识的表现。

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你在政府机关任职;却能被企业聘任为顾问。而你在上级单位任职,同样能被下级单位聘任为专家;而我们社会上那些失业的博士士和大学生们,却没有任何单位聘任他们;因为这些聘任不是看重知识与能力,而是权力。看我们政府机关聘任的专家学者,同样也都是‘权力’所有者;没有普通老百姓。就是我们改革开放后才实行的院士制,有普通老百姓吗?没有,全部是各权力位置上退下来的人;今天你在权力位置上有权,明天退下来了还有荣誉称号;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大家都要当官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今天还有用公款买这荣誉称号的事,如我认识的某单位负责人竟然花单位上亿元进行全社会公关;目的就是能顺利成为院士。因为行政领导的权力仅限于在位,而院士的荣誉却是终身的;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人‘钻营’人生的根源。

由于‘钻营’人生的利益巨大,所以激励全体中国人投身于‘钻营’人生的途径之中;当官把官场当成‘钻营’的战场,搞学术的把学术当成了‘钻营’舞台;搞企业的竟然把企业管理当成了‘钻营’。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的中国有人说:‘当贪官要奸,当清官要更奸’。这就说明了,当官的必须奸;因为你不奸就当不了官。什么叫‘奸’,‘钻营’就是奸的行为。中国人自古就知道‘无奸不商’,却不知‘无官不奸’。因为你说商人‘奸’,没有人打击你;但如果你说‘官员奸’,则自然你脱不了干系;因为商场上的‘奸’能说,官场上的‘奸’却不能说;这就是‘官场的潜规则’,‘当了婊子,还要牌坊’。

其实进入官场的人都知道,‘无奸不官’是官场的专利;或者说,是‘一帆风顺’为官者的潜规则;甚至说,是官场老手的自创招数。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官场上的人都把‘钻营’看作是官场上的‘成熟’、‘有经验’、‘聪明’、‘有心计’的肯定词;把‘为奸’与‘作奸’作为一项当官的‘艺术’,把‘为奸’与‘作奸’高明的人称为官场‘艺术家’。

我们看到,我们社会老实人总吃亏;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的必然。在一个追求同步的社会,你不合群;就是另类。看我们社会那些举报腐败分子的英雄们,有一个有好结果吗;全部没有。不是遭受打击报复,就是失去了生存的职业或事业;因为这些举报腐败分子的人,他们只相信公开的制度;却不相信还有潜规则的执行,这就是官场上的‘奸’;有意思的是,我们有些老实人还以为‘邪不压正’;继续前赴后继地接受腐败分子的打击报复。看我们社会那些既得利益者,有谁不是表面上唯唯诺诺;暗地里分一杯羹心里当然也就美滋滋的了。

在‘钻营’的朴素理念指引下,我们的确培养了一批‘深谙官场潜规’则而不懂‘经营’之道的人;这些人擅长‘权钱交易’,热衷于‘官场潜规则’的创新;如市场经济应该是‘责权利一体化’的产物,可他们却能变成只有‘权利’没有责任。又如现在我们的决策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制,可一些‘以权谋私’的决策竟然能够通过;原来我们的官就是代表,所以才出现我们自己决策自己通过的状况;这就是我们社会一些领导‘超标准住房’和‘超标准小车’能够‘常换常新’的原因。

是啊!世风日下,一些德才兼备而不愿意向权贵低头的学者得不到应有的重用;于是我们社会的知识分子不得不身在‘知识’而心在‘官’,从而出现中国知识分子对官场孜孜钻营和随波逐流的‘中国特色’;甚至乐此不疲,当然我们的知识自然也就在退化和荒芜;我们的创新完全依托于‘领导的指示精神’而完成的,所以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不是在缩小;就连我们的企业管理,竟然也在‘钻营’中不断创造出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假冒伪劣越多或越大,则企业的效益也就越好;这也是我们的中国制造越来越远离世界的原因。

我们对人文情怀的缺失,使我们生活在一个郁闷的社会;我们对学术的禁锢,使我们习惯于听命于领导;我们对知识的亵渎,使我们正大步向‘钻营’迈进;我们对假冒伪劣的容忍,使我们在假冒伪劣的陷阱中越陷越深。看我们青年知识分子日趋被边缘化,其生活(尤其是学术生活)日益艰辛;尤其是那些坚信‘知识价值’而秉持正义良知的知识分子更是处境艰难,你还能相信社会是公平的吗。当看到我们每个人都被假冒伪劣所包围,我们还能期望什么是真实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