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体会展示之一百二十四


小学《数的运算》教学的心得体会

               岳丽

今天,很荣幸的再一次领略了任园老师精湛的授课艺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及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将我关于小学“数的运算” 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向大家谈谈:

一、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运算教学往往把计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计算而教,使运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这样很显然违背了运算教学的初衷,不能激发学生对运算的兴趣。而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重视运算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笔算、估算都是运算方法,如果在解决问题中能有机结合,无疑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及正确率,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但是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贯彻教材的意图,而且在设计计算练习时,就要考虑让学生多样化,去探究更多的途径,以充分发挥运算的技能水平,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改变“走形式”的算法多样化变

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为了提倡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老师不能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算法”。关注质的提高。目前,运算教学在方法上大都注意了量的增加,即引导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有序思维,从质的方面提高。我们一定要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作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

运算教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学习,抓好了运算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都将得到良好发展。所以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运算教学中,既要分析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低下的原因,同时又要寻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达到“正确、熟练、合理、灵活”的理想境界。

总之,这次听课的感受是:还原真实。运算教学要合理的创设情境,算法多样化要把握实质,若出现偏差,会导致不良后果。运算教学还是要重视计算方法、技巧、速度及口算能力等基础,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