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被放大的劣根性


  学校教育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所不能的。有一句话在社会上流传甚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敢说,这样的观点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教育管用,还要警察干什么?如果警察管用,还要监狱干什么?如果监狱管用,还要刑律干什么?

  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教育不过是其中一个构成要素,凭什么要让教师承担教育失败的全部责任?

  实际上,这句话把教育失败的责任一股脑推给教师的同时,也无形中纵容了坏学生的作恶行径。有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现在推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不能使普通学生免受伤害,但是它却让那些作恶多端的狗崽子健康成长。这话不免有偏激之处,但是,毫无疑问,它指出了一个显然的事实,那就是作恶的学生在现行教育法规中受不到与他们的恶行相称的惩罚。

  如果恶行得不到惩罚,善行就会被压制。惩恶才能扬善,但是现有法律法规对学生中的恶有点苍白无力。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辱骂老师,当老师把他找出来,去教育他的时候,他反问,你有证据吗?找学生调查,十有八九,那些学生会说不知道,没听见,如果碰上没良心的学生,他们干脆会说,没有。

  不要以为学生个个有正义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冲突中,他们大多会选择站在那个作恶的学生一边而不是老师一边,不要觉得这是教师为自己教育失败找借口,这不过是学生自保的本能反应,  本来,学校教育,是要斧正学生品质中的恶,但是,如果教师不幸碰到某些难缠的学生,被迫陷入证污与自证的陷阱,在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师形象损毁严重,每一次苦口婆心的教育演变成伤筋动骨的自毁,谁还愿意白费精力与做无畏的劳动呢?

  学校很难因为学生的无赖行迹而开除他,只要不爆出极端事件,基本上他就能相安无事地呆下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耐心被点点消磨,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劣根性被一点一点地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