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条”逼人离婚为哪般


 
 
    
 
    离婚也要排队!这是今年“两会”期间的一大奇观,也是“国五条”的杰作。新政颁发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离婚高潮,南京、哈尔滨多城数据显示,离婚人数是平时的数倍。很多人刚办完离婚登记,就要开单身证明。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知各位“两会”代表情何以堪!
 
    果真要应了那句话:小调小离,大调大离。每一次的房地产新政必然引发一次离婚潮。如今网上疯传《新国五条避税方法》教人如何更快更准地离婚。
 
   
 
   “国五条”的核心还是一个“限”字,抑制存量房进入市场,限制二手房买卖。如此限供限购,其必然推高房价。
 
    其一,限购导致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上涨。
 
    治水患,重在疏而不在堵。治理房价同样应该重在疏而不是堵。如此限流,一方面降低市场供给,一方面刺激需求提前释放,必然推动房价上涨。目前房子属于稀缺商品,20%的所得税卖方不可能愿意承担,于是只能转嫁给中意的买方,无形之中房价就抬高了。
 
    针对国五条“出售自有住房所得20%缴个税”的新规,新浪网进行了网络调查,有35万网民参加,结果显示72%的人认为此举不合理,67%的人认为将推高房价。
 
    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说,“国五条”刚出台,要先看看市场的反应再说,政策不可能让十三亿人都满意,只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符合长远利益。对此,地产大佬任志强在个人微博中戏言“只让一个人满意?”引发网友围观和共鸣。
 
   
 
    其二,房价调控屡未触及根本的土地政策,地价不降房价难降。
 
    二手房征税20%有点像是声东击西掩耳盗铃,房价高居不下罪不在开发商而在土地财政。要降房价先降地价,要降地价先灭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模式不灭,就算有再多土地用来盖房,地方政府也不会一次性全部供应出来。“国五条”大谈限购限供而不对地方政府供应土地做出具体规定和时间排期,为新一轮房价上涨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从2003年的“18号文”,到随后出台的“国八条”、“国六条”、“国四条”、“国十条”、“新国八条”,再到最新出炉的“国五条”及其细则……10年里,国务院先后9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房地产市场调控。10年9次调控,然而房价却越调越高。
 
    有人说中国不像日本,有的是土地,960万平方公里呢,多供应一些土地多建一些房子,房价不就下来了吗?乍一听好像是这么个理。可是如此简单的道理,精明的各级领导们难道就不明白吗?问题出在哪里?因为地方政府根本就不想让房价下降!不然,为什么每每楼市低迷的时候地方政府总要火急火燎地救市?
 
    其三, 将资金逼向新盘,营造恐慌氛围,借机抬高房价。
 
    GDP指望新型城镇化来撬动,城镇化造出来的新城需要尽快消化,因此需要将资金引入新房。限购二手房,实则是将需求逼向新房,逼迫刚需族和中小投资者为全国新型城镇化“造城运动”埋单。
 
   “国五条”这次的动作够大,不仅让国人睡不好觉,而且还惊动了美国佬。针对“国五条”新政,美国著名财经媒体CNBC日前在电视节目上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是否会拖垮全球经济”的讨论。谁知两位受邀嘉宾竟就此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导播不得不强行切断画面,提前结束了这场不愉快的讨论。
 
   
 
    如果离婚能换来房价的下降或止涨,离一次又何妨?可惜,离婚之后房价依然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