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日,苹果公司CEO库克向中国消费者发布了道歉信。这件事似乎可喜可贺。然而,苹果公司的道歉信是在受到CCTV的指责之后超过2周内才发出来的。
随着内地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放大,世界上的很多品牌都削尖了脑袋希望能够从中国庞大的市场分一杯羹。所以,在内地,洋品牌越来越多,由于部分国产品牌自身不争气,不断自掘坟墓,国人对洋品牌越来越崇敬和艳羡。奥迪、大众、苹果、美素等洋品牌越来越多。很多洋品牌的大佬都说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们已经中中国人身上赚取了太多的超额利润。
按说,对重要的市场应该重视才对。但现实却给大家开了个玩笑。
君不见丰田在北美大面积召回,专门在括弧内说不包含中国内地所销售的商品。
大众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装配DSG的车型,却偏偏把中国内地给忽略掉。
沃尔玛、麦当劳等在国内外实施双重产品标准。强生公司22次产品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
宝马、奔驰在中国生产的汽车所采用的车内阻尼材料用致癌物沥青制成。国内生产的汽车方向盘和座椅等多环芳烃严重超标,而同款车同版本在国外去不含多环芳烃。厂家纷纷表示符合国内标准。
这是怎么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在中国内地销售的产品都是神仙级的?不存在问题?为什么洋品牌的欧洲版和北美版不存在类似的问题?
阻尼沥青和多环芳烃可是强致癌物!为什么偏偏是内地消费者?似乎该内地消费者倒霉。
但这与在中国内地干坏事的违法成本太低有关。在美国西欧,企业如果违法,可能会被罚得倾家荡产。严格的法规和严格的执行是企业头上的两把利剑,让他们轻易不敢做出违法的事情和欺瞒。
但在内地不同。原因有三个:
第一,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究其原因,还是GDP和政绩工程让部分政府机构和官员变成了企业违法的纵容者甚至变成了伪军和走狗,帮着能够拉动地方GDP的企业共同欺骗消费者。
第二,国家标准太低。堂堂一个东方大国,有些行业的国家标准还不如西方的企业标准高。说到标准低,标准制定者还是有话讲的:什么如果标准太低国内企业无法生存、要考虑中国特色等等。殊不知既然你制定了低标准,那人家就按你的低标准来。但是,低标准真的促进中国内地企业的发展了吗?没有,反而让他们更安于现状,没有更高的质量控制目标。
第三,标准制定机制存在问题。国家标准不是独立的第三方编制,而是由生产厂家编制的。既然企业参与国标制定,那必然会倾向于自己的利益。国家标准只不过是企业标准改了一个名字而已。真是可笑之极!
所以,在中国内地就存在这样的一些怪现象:产品质量问题是由媒体发现的,必须等CCTV曝光这些品牌之后,监管机构才会采取措施。如果没有曝光,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民不举官不究”。
所以,在中国内地就出现这样一些怪现象:洋品牌对中国内地和国外其他地区实行双重标准。在国外产合格产品,在中国内地产低标准的合格产品。产品有问题,国外的积极应对解决,中国内地的就当没有发生过。
不知道监管机构是不是代表国家在实施权利,还是一个为了帮助国家消化纳税人财政而不得不专设的一个纯粹吃财政的机构。洋品牌频频对中国内地消费者忽略忽视,实行双重标准。监管机构真的不脸红?洋品牌频频欺负中国消费者,在监管机构头顶上拉屎撒尿,监管机构真的不在乎?你可以不为亿万通报消费者着想,难道也不为自己的脸面想一想?洋品牌欺负内地消费者,实际上就是在嘲笑和歧视代表14亿中国人和中国政府的监管机构,因为这些机构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似乎也没有为消费者争取过什么,他们只不过是拿工资就可以了?
内地质量监管机构,你还在吗?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