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荒诞不经,责在广电总局既“俗”又“二”


 抗战剧荒诞不经,责在广电总局既“俗”又“二”

日前上映的各种雷人“抗日剧”引网友热议,剧情包含“手撕鬼子、手雷炸飞机”等不科学内容。央视评论雷人抗日剧不尊重历史,是愚民主义影响恶劣;专家称审查严格致拍摄抗日剧最安全,利润最大。(4月11日《央视新闻》)

抗战剧荒诞不经,责在广电总局既鈥溗租澯肘湺鈥抗战剧荒诞不经的问题,在中国其实是由来已久,自“黑白时代”就已经被定调,“脸谱化”、“武侠化”、“偶像化”、“娱乐化”作为大陆抗日影片一而贯之的创作思路,从未改变过,只是近几年变本加厉,不仅在数量上暴增,在荒诞程度上更是一再突破,一些稀奇古怪的剧情,已令一向宽容的中国观众忍无可忍。

近日,有三件有关抗日剧的段子在网上发酵。一条是抗日某女侠在被鬼子强奸后突然爆发,原地窜到半空,裤子自动穿好,几十秒间竟然把二三十个日伪军全部射死,谱写了一段壮丽的英雄篇章。另一条是全裸女面朝抗日战士相互敬礼致意的照片。还有一条就是日本演员被要求雪中强奸村妇,裤子没脱屁股即被冻僵。毫无疑问,这是导演想将“情色”元素恶意嫁接到了肃的抗战剧中。

众所周知,因为准备不足,抗战八年中国一直都处于极为被动当中,环境极为艰难,即使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还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战胜了强大的日本。可我们的抗日剧,却把日本兵弄成“纸糊的”一样,仅凭一双手就把日本兵不偏不倚地撕成了两半。日本兵被弄成弱不禁风,不堪一击,传统的鹰爪功、铁砂掌、绣花针,可以与侵略者的机枪大炮相抗衡,这和传说中的义和团“刀枪不入”又有什么区别?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该懂得,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因此,有关“战争”的话题,也应该是严肃的;而谈论抗日的当事人。除了崇拜之外,更应该尊重。因为如果战争也如此儿戏,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官兵,还那么值得我们为之缅怀吗?娱乐化抗战剧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先烈们的“大不敬”,直接稀释了抗战先烈的英勇悲壮,因此难以容忍。

但笔者以外,歪曲历史、亵渎抗日先辈的电视剧之所以泛滥成灾,和编导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几天前,笔者转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如下:【美国人在你们中国做了什么?】1860年华尔洋枪队抵御邪恶太平军,保住了上海。1919年司徒雷登建立燕京大学。1937年魏特琳南京大屠杀救了上万难民。1941年陈纳德成立志愿空军击落2600日机。1943年白修德促成政府开仓救了百万灾民。。。。。今天很多自诩懂得感恩的中国人,却认为最大敌人是美国!

这么一条内容极为平常的微博,在得到绝大多数网友赞同的同时,却招来《抗日奇侠》导演颢然的谩骂,一些网友嘲笑他,能拍出这么烂的抗战剧,其个人素质可想而知,因此我也并未和他过分计较,两个回合之后,他自感丢人,溜之大吉了。

此外,歪曲历史、亵渎抗日先辈的电视剧之所以泛滥成灾,广电总局的昏庸更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中国的影视剧在放映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片”环节,而广电总局作为“审片”的主导者,对所有影视作品均握有“生杀大权”。一方面,很多具有思想性的好片子,因为意识形态原因而遭广电总局“格杀勿论”,投资者血本无归,逼着争相投资无风险的抗战剧。另一方面,审片者素质不高,或者见好处就放,导致抗战荒诞剧一个个顺利过关。

也就是说,这些被央视主持人点评为“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然后去看谁更雷”的抗日剧之所以能够和观众见面,只因为中国有一个既“俗”又“二”还很“雷”的广电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