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生物能重蹈太阳能覆辙
作者:刘植荣
政府补贴企业倒闭,受损的是百姓,而企业老板早把资金转移到自己的名下,仍是富豪。太阳能企业涌现倒闭潮,这是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结果,希望生物能的发展不要再步入太阳能的覆辙,给百姓带来更大的负担。
目前,世界生物能主要是燃料乙醇。其实,燃料乙醇并不是什么新能源,它甚至是比石油还古老的能源。1826年,内燃机先驱、美国发明家塞缪尔·莫里(Samuel Morey)改进的内燃机就用乙醇作燃料,发现并精炼石油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1896年,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设计的“四轮车”牌汽车也是用乙醇作燃料的。1908年,福特又推出了“图特T”型汽车,可使用汽油、乙醇或汽油与乙醇的混合燃料。但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和石油精炼技术的提高,汽油、柴油很快就取代了乙醇,成为内燃机的主要燃料。
1973年,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石油禁运导致美国能源危机,美国不得不重新把乙醇用作燃料,在汽油里添加不超过10%的乙醇。由于人们不愿添加含有乙醇的汽油,认为这会导致动力不足,乙醇燃烧后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引擎和燃油系统中的密封部件。政府为了鼓励人们添加含乙醇的汽油,便给消费者补贴,根据1978年出台的《能源税法案》(Energy Tax Act ),每加仑乙醇补贴0.4美元。其实,这个补贴就相当于免除燃油税,因为汽油的燃油税大致是每加仑0.4美元。
过去,人们宣传燃料乙醇,认为它有“环保、便宜、可再生”三个汽油不可比拟的优势,称玉米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油田”,过分夸张了燃料乙醇的优点。
美国斯坦福大学空气研究专家马克·雅各布森(Mark Jacobson)负责的一项研究发现,燃料乙醇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超过汽油,与燃料乙醇污染有关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汽油更高。
美国等国家的乙醇生产原料主要是玉米,种植玉米需要化肥、农药和水,化肥和农药的生产都是重污染化工行业,灌溉用水需要电,而电能主要来自煤炭。可见,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污染被一些人给忽视了。
另外,生产玉米所用的化肥、农机等也要消耗能源,再加上蒸馏法提取乙醇需要天然气或煤炭供热,这就导致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无疑是耗能、污染的过程。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戴维·皮门特尔(David Pimentel)的一项研究表明,每生产
这些年来,燃料乙醇生产过热导致玉米需求大增,拉动了玉米价格上涨。农民见玉米涨价,自然要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又导致其他农作物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可见,这几年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与鼓励使用燃料乙醇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说,使用燃料乙醇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平衡,加大了居民的食品支出,对不富裕的居民来说,这会导致他们生活质量的下降。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用粮食生产燃料,这似乎在道德上也说不过去。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大面积种植玉米要使用大量地下水,导致土壤中的含水量下降,这会引发生态灾难。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一定要吸取太阳能发展上的教训。发展生物能源一定要让市场去选择,政府不能再补贴企业,避免企业一窝蜂地搞生物能源,增加百姓税负,浪费资源,破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