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指数与经济基础
粟锴棠
什么是共产指数?《粟锴棠把利润表扩展为增值表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中,“粟锴棠2012年7月31日20∶40郑重地命名共产指数:共产指数是劳动报酬量占劳动贡献量比重。”一个企业的共产指数就可以在粟锴棠创新的增值表中列示了。
现在我们对经济基础有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之分。那么是否我们称这是公有经济它就是公有经济,称这是非公有经济它就是非公有经济了呢?现在我们一般以企业的投资者或股东来区别是公有经济或非公有经济,这是很粗糙很表面的区分方法,很有商讨的余地。如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属性或私有属性来区分公有经济或非公有经济,可能要科学得多。
那么如何来区别生产资料的属性呢?有了粟锴棠的共产指数和企业增值表,生产资料的属性就一目了然的了。共产指数小于0.5的企业的生产资料属于私有性的生产资料,这个企业就属于非公有经济。
共产指数大于0.5的企业的生产资料属于公有性的生产资料,这个企业就属于公有经济。
这样,对于正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只有确保公有经济占绝对主体加主导地位,中国的经济基础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得大力发展公有经济,大力把非公有经济转型为公有经济,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大道。社会主义是用事实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资本家投资的企业也完全可以是公有经济的。正如一个国家承载着这个国家所有国民的命运,一个企业就承载着企业所有职员的命运,当且只有当共产指数大于0.5的时候。当然,当共产指数小于0.5的时候,一个国家就只承载着极少数人的命运,一个企业就只承载极少数人的命运,绝大多数人就只有被剥夺的命运了。在这里,经济基础就成了所有人的命运的基础。
到这里,粟锴棠就用各企业本身的共产指数指明了该企业的生产资料具有公有属性或者具有私有属性,具有公有性生产资料的企业为公有经济,具有私有性生产资料的企业为非公有经济。这样,并不是每个国有企业当然地就是公有经济,该国有企业是否是公有经济还得看该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是否事实具有公有属性;也并不是每个私营企业当然地就是非公有经济,该私营企业是否是非公有经济还得看该私营企业的生产资料是否事实具有公有属性。
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需运用无产阶级专政大力发展公有经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如果用无产阶级专政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那就是改弦易帜,走资本主义老路,走官僚资本主义老路。
事实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事实的社会性质。还在讲社会主义的人,这是不得不察的。当然,不讲主义只讲发财的人,察之也可能会更好地发财更久地发财。毕竟,共产指数小于0.5的历史时期,是资本家和官僚在当家做主的时代;共产指数大于0.5的历史时期,才是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