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观点] 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的基本原理:有限无限原理


 
[雷人观点]旅游资源价值转化的基本原理:有限无限原理
 
“有限”是指从具象上看,客观事物是有条件的、有限量的,是随着时间流逝、客观条件的转变而转变的。“无限”是从整体上看,客观事物的量与质具有无条件性,是无穷无尽的存在。这一对范畴揭示了客观世界量和质的部分与整体、转化的阶段与过程所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它告诉我们:人类所把握的价值资源是有限的,价值资源可以由有限向无限转化,应充分利用无限的软价值资源[5]
对于某一特定旅游资源如泸沽湖、落水村而言,在某一个特定时点上,它的面积、规模、功能、物质性构成要素是有限的,但其文化内涵、象征意义是无限的。从长时间来看,它的外在物质形态、内在意义、服务功能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联也是可以改变的。这昭示着,旅游资源能够被改变现状、加以“开发”,并且,旅游资源的类型与范畴、功能与价值、结构与联系三个方面具有可拓展的特征[6]。因此,总体看来,旅游资源的开发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具体而言,这一原理对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具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外在物质形态是有限的,应珍惜资源、注意保护、提高利用效率。
第二,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利用,它们的潜力相对是无限的。
第三,可以为有形物质载体注入文化内涵,亦可为文化内涵寻找适当的物质载体,或者在“造物”的同时“创意”。
第四,引入新的外界“要素”,拓展旅游资源的外部联系,促进延伸旅游资源创新。
例如,昆明市利用官渡古镇这一聚落空间,修缮文物古迹,整治周边环境,挖掘以贝丘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内涵,吸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住古镇开设传习馆、进行文化展演、销售工艺品,并以“托管寺院”的形式引入嵩山少林寺的僧人、武术、医药、管理经验与文化品牌,就是上述四条措施的综合体现。(来源:李庆雷.旅游资源价值转化论[J]. 开封大学学报,201327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