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与精益管理


  有很多人对国企精益管理变革不看好,或许主要还是过于强调国有企业体制下种种弊端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经常提到的官本位意识、机构臃肿、经营意识差、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等。确实,这些问题在很多国企都存在,但事实上,这不但不是国企回避管理变革的借口,反而是促进变革的契机!因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快,垄断优势不会永远持续,国企想要生存,不可能长期依靠国家扶持,从2002年到2010年间每年平均5000家国企倒闭不难看出管理变革的重要性,企业对引入精益管理、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有着非常急迫的需求。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其主要手段是消除浪费,这恰恰是治疗国企弊病的一剂良方。就拿刚才提到的生产效率低下来说,精益管理思想中倡导的单件流、jit、并行作业、防呆防错等手段都是提高效率、规避风险的有力武器。又比如国企中常见的库存资源浪费,精益中强调的拉动式生产方式恰恰是向零库存迈进的绝佳方法。国有企业体制下的某些优势为管理变革提供了有利的内外部条件。例如完备的产业链资源,或是相对私有企业,更加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国企往往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这些员工因为长期在该企业工作,熟悉自己的管理、技术领域,使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为了可能。他们唯一缺乏的是对自己的工作价值的再认知,缺乏抽离自己岗位站在更高的视野看待系统的机会,不知道改善为何物。这个潜藏在企业的巨大能量一旦被释放,所带来的益处是难以估量的,而上面提到的这些种种优势都是精益管理变革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