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旅游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二)
改革培养模式,强化旅游创新、创意、创业能力
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重视基于专业知识基础的创新与实践,因此应强化“三创”教育模式,根据专业、院校和区域实际探索“创新、创意、创业”融合型教育理念的具体运作模式。
一是旅游创新。旅游开发的实质就是创新,旅游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课外自学、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讲授旅游创新的基本原理、思维方法、典型案例与操作程序,并在各类实践课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与动手能力。《思维创新与旅游实践》是目前旅游创新教学中可以参考或使用的教材,各地旅游开发实践如焦作现象、沂水现象、罗平经验、宁波道路等则为旅游创新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可以引入相关课程教学中来。
二是旅游创意。创意是旅游规划的关键,是旅游策划的核心,是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基本技能。可以结合《旅游规划》、《旅游策划》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单独开设《旅游文化创意》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主要讲授旅游创意活动的相关理论、案例与技法,培养学生快速形成一定数量的旅游创意或策划方案的能力。目前可以参考的书籍多为相关案例,相关教材正在策划出版过程中。
三是旅游创业。旅游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小型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经营管理方式灵活,为本科毕业生结合专业进行创业提供了条件,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古村镇型旅游区就是旅游创业的典范。
可以结合就业指导培训、旅游就业专题讲座、就业计划大赛、成功案例分析、旅游创业人物访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旅游创业策划与实践能力。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中不少案例与旅游有关,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视频材料。(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编号TS2380)研究成果;来源:李庆雷,易琳,李伟.高等旅游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