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统计造假关键要严打“七寸”


破除统计造假关键要严打“七寸”

刘纯银

国家统计局14日在其官方网站曝光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在工业企业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情况,中山市横栏镇政府15日回应称,将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依规狠抓整改落实。(615日《央视网》)

据了解,今年5月份国家统计局对中山市横栏镇企业联网直报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存在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行为,其中,该镇工业统计数据严重失实,虚报62.9亿元人民币,除此外还存在联网直报企业名录不实、编造虚假数据和代填代报企业统计数据等问题。

其实,翻开所有被曝光的统计造假事件,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个不是规律的规律:即一些被夸大的统计数据之所以能够一路“绿灯”,直达国家统计局,固然与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等有关,但更重要原因却是地方利益从中作祟及主要官员受“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等错误思想,导致政绩观扭曲所至。如媒体曾报道: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阜阳任职时,亲自将GDP增长率修改为年均增长22%,尽管实际年均增长仅为4.7%,王怀忠却步步高升。“五毒书记”张二江担任丹江口市市长3年间,该市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虚报,其本人却仕途顺利。也正因为弄虚作假能换来更大的乌纱帽,所以不少官员就对本地的统计数据“情有独钟”,这也给不少地方统计造假增添更大动力。

常言说得好:“打蛇要打七寸”。面对此次媒体曝光的统计造假事件,尽管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表示要坚决整改,并举一反三,力促全镇统计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但笔者认为:破除统计造假,不能事后整改了事,关键要从源头抓住统计造假的“七寸”并严打。否则都是治标不治本,也谈不上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统计长效工作机制。

那统计造假的“七寸”在哪个部位?就是地方的主要官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统计造假,一方面就是必须改革官员绩效考核机制,淡化GDP考核,注重实绩,吸纳民意,破除“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坏风气。另一方面就是将统计造假视作“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不仅要“零容忍”,而且要依法严格问责,真正让统计造假者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不驱走统计上权大于法的“乌云”,就难以晒干统计中“水分”。

总之,统计数据不是官方的一块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而是是实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认识国情、民情,制定政策、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宏观调控和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越发展,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因此,真心期待各级政府能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只有严格问责,并不再让官员仅凭统计数据甚至是造假数据就能获得升迁,才能彻底斩断地方政府干预的利益冲动,还统计一个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