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强,李发财,郑逢战,杨海军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禹城251200)
摘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糖尿病、肿瘤、肾病、肝功能衰竭、胃肠道吸收障碍等临床患者的营养支持和营养治疗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殊人群的核心问题是消化吸收,肠道健康和肠道微生态平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作用,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于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消化道健康、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提高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在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开发、临床肠内营养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膳食纤维;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肠道健康;肠内营养
Application of dietary fiber in medical foods
Zhaoqiang Ge, Facai Li, Fengzhan Zheng, Haijun Yang
Abstract:Medical food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nutritional therapy of clinica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ancer, kidney disease, liver failure, gastrointestinal malabsorption. The core problem of patients is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Intestinal health and intestinal micro ecological balance play a key role 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Dietary fiber, especially soluble dietary fib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of intestinal flora, maintaining intestinal micro ecological balance, promoting digestive health, reducing blood fat and cholesterol, improving immunity and promoting mineral absorption. Dietary fib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foods and the clinical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Key words: dietary fiber; medical foods;intestinal health;enteral nutrition
作者简介:葛兆强,男(1984-),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性低聚糖(醇)及膳食纤维在医药保健品中的应用
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基本概念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或代谢紊乱等人群的每日营养需要,或为了满足某种医学状况或疾病人群对部分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食品,该类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普通食品或其它特殊膳食食品共同使用。
2 特殊医学用途食品重要性
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很多住院动手术的病人,都会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主刀医生和手术过程上,往往忽视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尤其是临床营养。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在纠正代谢失衡、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增强各种治疗手段的效果、促进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2]。
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也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手段之一。巴西卫生部做过一个卫生经济学评估,评估的结果是病人每花1块钱在营养支持上,整体治疗费用就能降8块钱。同时,雅培、百特、布朗、雀巢等几家公司共同开展的一项全球性临床实验也证实,营养支持使得住院病人的费用大大降低。
3 肠道健康对于特殊膳食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目前,人们在新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肠道的重要性,并提出“如果肠道功能允许,首选肠内营养(If the gut works, use it)”,胃肠道功能完整与否是选择肠内营养制剂的黄金标准。故在决定病人的营养方式时,在有肠功能时应首选肠内营养,并宜尽力实施,此已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
肠道正常菌群在肠道屏障构建、维护及破坏方面均起重要作用,此与肠道微生态平衡与否有密切关系。因此,从肠道微生态角度维护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5]:
(1)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护菌膜屏障功能;
(2)减少细菌移位及临床感染;
(3)补充医学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道菌群屏障,抑制PPMOS过度生长,减少肠道内毒素的产生,促进肠上皮黏蛋白分泌及IgA的分泌,调节全身免疫功能;
(4)补充益生元,一方面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代谢产物产生;另一方面,通过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肠道细菌及毒素排出。
(5)肠道微生态的改善可以更好的促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营养不良。
4 膳食纤维对于维持正常肠道屏障的重要性
近20年来,膳食纤维在临床上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肠内营养成分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最近几年,临床肠内营养治疗越来越多选择含有膳食纤维的配方。到2006年时,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配方已经高达60%左右,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加速肠道蠕动;可溶性纤维可延缓胃排空,更有意义的是,可溶性纤维在结肠被厌氧菌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而SCFA(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是结肠粘膜细胞的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同时SCFA对小肠和结肠粘膜均有营养刺激作用,可减少粘膜萎缩,促进广泛肠切除后残存肠管的生长,而且SCFA能促进结肠对水、钠的再吸收,对于预防腹泻有临床意义[6]。
某些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益生元功效,如聚葡萄糖,除具有不溶性膳食纤维所特有的明显增加粪便体积、增强通便、降低肠道癌的风险等的作用外,还具有不溶性膳食纤维所不具备或不明显的生理功能,如低能量;非胰岛素依赖性,能明显降低饭后血糖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和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对肠道双歧杆菌有显著的刺激作用,除了对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等有增殖作用外,还对婴儿双歧杆菌有增殖作用(Hollie M.et al, 2004)[7]。聚葡萄糖可以降低酵解速度,从而使调节作用维系到结肠末端,从而显著维持肠内微生态平衡。
低聚果糖作为一种益生元,具有与水溶性膳食纤维相同的特征,当前被广泛应用于特殊医学用途的食品开发之中。低聚果糖在大肠内,有促进双歧杆菌等少数有益菌繁殖生长的作用,同时可以显著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消化道健康;同时,具有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提高免疫力 、抑制、预防肿瘤,促进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的生理功效,这都是不溶性膳食纤维所不能取代的生理作用,其在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开发、临床肠内营养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1990年,Spaeth G等[8]人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相比含膳食纤维组,全肠外营养和单一果胶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肠道细菌移位),而纤维素组、玉米及Kaolin(含膳食纤维)都没有多大改变,证实了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配方有助于维护肠道屏障,防止细菌移位。
《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和生理作用》[9]:纳入了成人和儿童中添加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作为主要营养来源至少3天的对照研究共有51个研究入选,其中43个是随机对照研究,38个研究是对各科近160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13个研究对17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研究。评价临床结果的指标:腹泻和便秘的次数、大便的性质和质地、胃肠道症状、全肠道转运时间、粪便的量和排便次数。结果显示,膳食纤维可显著降低患者腹泻和便秘的次数,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Bengmark[10]采用测定细菌酶类的方法研究菌丛代谢活性的结果表明,饮食可使粪便菌丛发生明显改变。无纤维食物能促进细菌移位,而食物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正常生态平衡,细菌代谢纤维的终产物对小肠上皮有营养作用。而纤维能够维持肠粘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细胞动力学。因此,在日常膳食或者患者的营养配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纤维成分,能够保持患者肠道的正常菌群比例,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防止肠道粘膜萎缩,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
5 市场产品和应用情况
华瑞瑞能:一种高脂肪、高能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肠内全营养制剂, 特别适用于癌症患者的代谢需要,其中,蛋白质18%、脂肪50%、碳水化合物32%,膳食纤维:
华瑞瑞先:可作为全部营养来源或营养补充剂提供给无法正常进食的病人,尤其是不能耐受大容量喂养或需要高能量的病人,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利于维持患者肠道结构和功能,适于长期应用。
华瑞瑞代:糖尿病及应激性高血糖专用肠内营养制剂,高膳食纤维配方,有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维持胃肠道功能。
能全力:膳食纤维:
雅培益力佳 Glucerna SR:蛋白质 20%、脂肪32.6%、碳水化合物47.5%、富含MUFA、低电解质、膳食纤维
立适康匀浆(纤维型):均衡、全营养匀浆配方、高蛋白含量、添加Gln、高膳食纤维含量。配料包括了麦芽糊精、米粉、奶粉、大豆粉、植脂末、全蛋粉、低聚异麦芽糖、燕麦、魔芋精粉等。
雀巢佳膳纤维:含科学组合的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既可以作为重症病人的唯一营养来源,满足每天的所有营养需求,帮助其迅速康复;也可以作为日常膳食的营养补充,增强体力。
6 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在我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增长,物质文明的发达,随之而来的是无形间促进了一些“文明病”——各种恶性肿瘤、高血脂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呈上升趋势,时刻威胁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高龄化社会的形成,紧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大量亚健康人群的存在,还有各种特定生理阶段(妊娠期、哺乳期、婴幼儿期等)人群,都对食品营养有特殊需求。这就对特殊膳食食品赋予了特殊使命,也将会刺激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大力发展。
(1)利用营养物质达到药物治疗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营养作用。
(2)预防性营养支持,即择期手术前开始营养支持。
(3)针对特定疾病的患者开发配方科学合理、满足目标人群每日营养需要、且能够满足由于特定疾病、代谢紊乱和医学状况而产生的对某些营养素的特殊要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如肝病、肾病、呼吸道、肿瘤、创伤、感染、手术及其他应激患者以及炎性肠病、胃肠道吸收障碍、胰腺炎等重症患者食品。
(4)开发糖尿病专用食品。即严格控制热量、富含优质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高纤维、不含低分子糖类、高纤维素与矿物质、有活性物质的食品。
(5)针对特定生理阶段的特殊人群的特殊膳食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如适宜老年人食用的营养不良食品: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矿物元素、维生素、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钠盐的食品;适宜儿童生长发育的食品;适宜妊娠期、哺乳期的食品。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以及营养治疗逐渐被特殊膳食人群所接受,最重要的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细则的出台,生产、流通、监管将有法可依,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参考文献
[1]Schweizer TF. Dietary Fibre and enteral nutri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0,8(1):46-47.
[2]Green CJ. The economic impact of disease-related malnutrition at hospital admission,
Clinical Nutrition,2001,20(1):23-39.
[3]Garcia-Lafuente A, Antolin M, Guarner F, et al. Modulation of colonic barrier function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mensal flora in the rat[J].Gut,2001,(48):503-507.
[4]Griffiths E A,Duffy L C, Schanbacher F L, et al.In vivo effects of bifidobacteria and lactoferrin on gut endotoxin concentration and mucosal immunity in Balb/c mice[J]. Dig Dis Sci,2004,(49):579-589.
[5]胡青钢,郑启昌. 肠内营养对肝功能受损病人术后肠粘膜屏障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2.9(1):1-4.
[6]Wolever TMS. Jenkins DJA. Effect of dietary fiber and foods o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Spiller GA.ed.CRC Handbook of dierary in Human Nurtition. 2nd ed.
[7]Hollie M., Juha H. A, Nina R.,et al. Polydextrose, Lactitol, and Fructo-Oligosaccharide Fermentation by Colonic Bacteria in a Three-Stage Continuous Culture System[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4,8(70):4505-4511.
[8]G Spaeth, R D Berg, R D Specian, et al. Food without fiber promote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from the gut[J]. Surgery. 1990,108 (2):240-246.
[9]Elia M,
[10]Bengmark. Ecological control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e role of probiotic flora[J]. Gut 1998,(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