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日,备受瞩目的“准地王”北京夏家胡同地块进入现场竞价环节。经过62轮激烈竞拍,该地块最终由懋源置业摘得,总价为17.7亿元,剔除保障房折合楼面价约4.1万元/平方米,溢价率约35%。尽管最终楼面价略低于去年成交的万柳地块,但仍然是北京今年年内单价地王。
7月3日这一天,北京共计出让了4地块土地,合计土地出让金66.9亿。除了夏家胡同地块和恒大在沙河拿下的“巨无霸”地块以外,万科9亿夺房山长阳地块,溢价率1.1%;北京城建4.6亿夺大兴魏善庄地块,溢价率1.1%。
同日,一向号称不拿地王的万科在上海以总价48.7亿元获得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地块,折合楼面单价21415元/平方米,溢价率近90%,再次刷新上海年内总价地王。
京沪这样标杆性的一线城市,出现南北呼应“一日两地王”的现象,难以让人保持淡定,业内人士与业外人士都会禁不住遐想,这是否意味着政府在此前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遭遇完败。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突飞猛进的上涨?贾春宝仅仅以北京花乡地块为由头,说说自己的感受。
花乡夏家胡同地块位于西南三环内,出让面积14.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7.66万平方米,为二类居住用地;地块挂牌出让起始总价为13.1亿元。截至5月24日,该地块已获得7次网上报价至13.52亿元。而按此前计划,该地块将于5月28日进入现场竞价环节。
多位业内人士测算,在剔除配建的1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后,该地块的起始楼面地价约为1.97万元/平方米,成交楼面价有望达到3.5万元/平方米。而与其相隔万柳桥、地处三环外的万年花城二手房如今最高已卖到4万元/平方米,有业内人士由此预判:“夏家胡同地块卖到7万元/平方米也是很有可能的。”
上次推迟入市时,政府所给的理由是“希望让房地产市场降温”,但事实证明刚好相反。
从13.52到17.7亿,花乡地块转让价款就增加了将近4.2亿,相当于在40天之内得到了接近30%的增幅;剔除保障房之后的每平方米楼面价从3.5万涨到了4.1万,也是将近20%的涨幅,这仅仅是孤立的数字,在进入招拍挂游戏规则之后,推迟土地入市所呈现的土地价格节节攀升,鲜明的例子浩若繁星。
7月3日在北京现场,除中粮、九龙仓、融创、中铁、首城置业、招商、合景泰富、懋源、中化方兴、万年基业、融辉置业、泰禾、保利首开联合体、恒大等14家房企参与现场竞拍环节外,在国土局大厅外观战的开发商也不在少数,当天国土局至少聚焦了40家房企。开发商拿地的热情显然是高涨的。
上述品牌开发商在夏家胡同竞拍结束后一个小时情绪仍然未能平静。
业内人士称“现在各家开发商销售情况都特别好,基本上今年均能超额完成销售目标。可是开发商面临的窘状是,手中的库存正在急剧下降。但另一方面,政府却不加大土地供应。这两年政府表面上是在加大供地,但90%都是六环边上的,偶尔抛出来一块三环边的,大家能不抢吗?”
在7月2日北京市国土局内部交流会上,北京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不无委屈地表示,“外界对于政府卖地误解较多,近年来拆迁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地方政府所获得的土地收益占比在不断降低。而北京也并不像其他城市一样主要靠土地财政,实际上,北京市在抑制地价过热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配建保障房。”
夏家胡同另外一家激烈竞争者是首次进京的恒大地产。由于懋源置业在竞拍公租房环节强势杀出,恒大地产公租房环节中举牌至2.75万平方米放弃追加。恒大经17轮竞拍以35.6亿将昌平沙河地块收入囊中,建筑面积超五十万平米,楼面价每平米6964元。
由于夏家胡同地块周边二手房(次新房)价约在3.2万-3.8万之间,此番竞拍后,“面粉”高于“面包”的情况再次出现,这对当前房地产市场预期的影响在所难免,今年以来的调控成果很有可能不复存在。
夏家胡同地块规划建筑面积为76630平方米,却配建了一半的公租房;恒大所获得沙河地块总建筑面积为51万平方米,却需要配建26万平方米的公租房。
把优质地块推迟上市挂牌,或许是一种策略。对政府土地主管机构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经济的增速不会出现瀑布式的下跌,自己的职位得到了保留——至少成交价格又在继续攀高。
当地王总是在出人意料之外又总是在意料之中出现的时候,就会带给资源需求与抢购者恐慌,一旦抢购到手,就会用策略把这种恐慌的情绪强化,并传递下去,最终传导到终端消费者身上。当开发商去参与地块有如女人逛街,不满载而归总是内心有所不甘,怕是也怨不得政府蓄意推高地价了。
据说,接下来北京市会针对土地市场过热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推出大规模“限地价,竞房价”地块。这无疑是在挤压开发商的市场利润,就如贾春宝在5月28日文章中所说,“新地王推高城镇化的生存成本”,支撑房价上涨失控的真正核心因素来自政府,而开发商仅仅是为了谋取生存之中所采取的本能选择。
土地资源的招拍挂机制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不断推动房价走高的物质支撑,更是将开发商与政府之间利益进行捆绑的纽带,也是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重要手段。但实际上博弈的各方都有很多的无奈,当然也包括被广泛指责的政府。
我们总在抱怨政府推高房价,其实当我们站在政府的角度,却又难以采取其他的手段。土地经营管理部门的业绩考核标准本来就是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招拍挂原本就是实现价值充分体现的手段,体现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稀缺资源价高者得的市场经济自然法则。
毕竟政府所承受的天量债务是客观事实,即使政府三令五申,用制度去规范相应的钱权交易行为,但对资源的抢购者而言,找不到愿意接受自己的贿赂的官员,更多是在证明自己无能,在拿地领域,能让核心人物安心地收取自己所给出的私人利益,竟然是可喜可贺之事。
世人总是盯着土地财政在财政总额之中所占的比例,而对土地财政提出鞭挞甚至是质疑,但那么大的财政缺口,除了土地之外,又如何能弥补呢?
当整个社会以经济数据指标作为成败的唯一标准,政府以发行货币等方式缓解民众从通涨之中感觉到的生存压力,在一轮又一轮房价上涨以及房价上涨所引发的物价上涨所带来的惯性之下,拆迁与土地成本高涨也成为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真正推动土地出让价格疯长,房产价格失控的力量之源泉,是市场经济机制调节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土地、教育以及市政资源的相对紧缺,那种紧缺所带给民众的恐慌。在恐慌之中,有些生意明摆着是赔钱,都不得不去做,毕竟大家都需要有生存的机会。
但实际上,各方面因素,都在力求让自己赚钱,至少不赔钱,从政府、银行、开发商到施工队、材料商与服务商,在抱怨别人赚钱的同时,自己也在力争保持甚至扩大利润,即使是买房人,都在尽力让自己的利润得到保障,由此房价上涨从可控变成失控,疯狂之中越来越接近灭亡。
贾春宝
2013年7月5日星期五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