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龙门镖局》,复盘《武林外传》,为何火的是编剧2


2.什么是导演不能回答而编剧能回答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另外一个案例: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武术动作是武指设计的,当动作漂亮潇洒到令人 叹为观止的时候,众人就想知道,究竟是设计了这个动作?为什么会想到这么设计?这种好奇心是人的天性,谁都不能违背。但这个好奇心就造成了一个专业的名 词:知识的缺口。有了缺口,就要填补。稍微要点脸面的导演这时候都不会贪功,他只能这样说:这是武指谁谁谁的功劳。这样,武指就开始顺带着从幕后被认识。 如果紧接着几部戏动作都得分很高,江湖地位就慢慢奠定了。到最后,去看一部武侠片,武指也会被作为招牌了。

3.从武指的案例我们知道,要从幕后走到前台,必须自己本职工作的那部分成为亮点,而同时,这部分亮点背后的细节导演还没办法随口敷衍,媒体必须采访做这 件事的人才行。编剧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呢?写剧本,编故事。实现的方式是:台词。也就是说,编剧要火,台词必须是亮点。这是前提。

4.拿这个标准衡量下《武林外传》,毫无疑问是满足的。每一个看过《武林外传》的人,相信都对里面的一些台词心有会意: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子曾经曰过;放着我来;照顾好我七舅姥爷;早知如此当初我就不应该嫁过来。。。。。。

5.台词要成为亮点,除了台词本身有意思外,按照广告的理论,还需要重复多次,这样才能够在引起注意的基础上被记住,然后被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观 众当时关注的不是剧情,而是人物。因此,剧情一定程度的弱化是台词成为亮点的前提。这也正是《武林外传》被人批评的地方。其实,大凡情景喜剧,无不如此, 这并不是《武林外传》所独有。这类电视剧的开山之作《编辑部的故事》,有谁还记得多少剧情呢,但是里面的人物还个个鲜活。

6.当然,剧情弱化并不是不要剧情发展,只是剧情发展已经从主角变成了配角,从明线变成了暗线。这实际上是弱化了导演的作用,强化了编剧的作用。如果剧情 主导,则场面成为重点,人物形象退居其次,人物命运成为观众牵肠挂肚的事情,命运的结局是什么成为观众的“知识缺口”,是勾引他们跟着电视剧往下看的引 子。这也正是过去几十年大多数电视剧的做法,也是导演为何站在潮头的内在根源。

7.如果让人物命运而不是人物形象成为电视剧的主导,编剧火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了。要人物形象成为主导,则人物要可爱,故事要有趣。这时候电视剧满足的是 人们的另外一种需求:高兴。为什么情景喜剧成为一个大家熟知的品类,背后的逻辑正在这。如果一个以人物形象立足的电视剧竟然不好玩,那么就不会有收视率。

8.归纳下上面的意思,可以总结为,编剧要火,必须先设定这样的前提:电视剧品类必须是情景喜剧;人物形象是主导;台词要有亮点。

9.除了上面的“内在”要求外,还有外在的一些要求,比如导演要能够接受。宁财神复盘《武林外传》的时候指出的关键一点就是导演和制片方放手让他写剧本。 但是大多数导演不会这么做,因此,编剧就很可能要做更多的事情,宁财神在《龙门镖局》中就还兼着监制的活。比如,必须善于做人,有很多朋友。影视圈子小, 大家都愿意帮忙,就容易起来。看看《龙门镖局》中客串的大牌,就可以看出宁财神的关系。

10.上面所说的还都只是编剧能力的运用,但如果你编剧能力不行,无“根基”可用,恐怕怎么都不成。而这个能力,除了来自于天赋外,还来自于艰苦的训练,来自于自我的成长。这需要的一个重要的能力是:复盘。